基于媒体舆情分析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重大事件作为对外展示形象和推动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能够促进举办国、举办地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重大事件与媒体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重大事件因其涉及的对象广泛、意义深远,往往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媒体的传播效应也能帮助重大事件提升影响力、扩大影响圈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在北京、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进博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18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是典型的重大事件。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具有溢出效应,对上海城市发展、国内产业升级乃至全球的贸易合作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些影响是长期的。同时,进博会的召开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各国主流媒体对进博会进行了大量报道,研究进博会的媒体舆情,及时掌握国内外舆情态度、明确进博会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能为举办地充分发挥重大事件后续影响以及确保该重大事件的可持续举办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对未来其他重大事件举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现阶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基于国内外的媒体舆情研究分析了进博会的国内外影响。本文媒体数据的检索时间区间限定为2017年5月14日(进博会第一次被提出的日期)至2020年8月29日(最后检索日期),以中国期刊网所属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CCND)以及谷歌提供的GDELT全球新闻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中文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or“进博会”为关键词,英文以“CIIE”or“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和数据挖掘,获取了有关进博会的国内新闻全文数据和来自6大洲143个国家的1206家国外媒体的新闻全文数据,引入主题模型,结合无监督方法LDA主题模型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主题,对媒体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利用主题、时间、空间等指标测度进博会的综合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时间序列来看,国外报道集中在进博会举办期间,其余时间段报道量均处于低值,而国内报道呈现“进博会举办前的准备工作——进博会举办期间的全方位报道——进博会举办后的成果展示”的时间轴特点;从报道峰值来看,国外报纸媒体的关注度呈现明显降幅,国外媒体更加关注首届进博会的举办情况,且聚焦举办期间的展会盛况,而国内报纸媒体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第一届。(2)从空间分布来看,国际报道呈现以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为报道主力,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度最高、媒体数量最多,但西方国家的报道量最大;国内报道则呈现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为响应热点,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几个圈层中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圈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圈层,以广东省为中心的珠三角圈层的响应特征。(3)从国内外关注主题来看,国际媒体关注的主题有四大类:在贸易摩擦背景下解读进博会、中国威胁与中国机遇、“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市场探索与贸易合作;国内媒体关注的主题有五大类:主旨演讲与相关会议精神、跨境贸易合作、供需对接与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4)从国内外媒体关注主题来看进博会的影响,国际舆情视角下进博会的整体影响效应呈现出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大层次:政治影响包括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带来“中国威胁论”等国际舆论压力;经济影响包括扩大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提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新平台;社会文化影响包括促进国家间文化和旅游交流、树立中国开放共享的大国形象、树立进博会品牌形象。国内新闻报道显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与国家对于进博会举办的原本期望基本一致,整体影响同样呈现出三大层次: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其中,政治影响包括推进国家战略的实现以及推动对外开放的持续升级;经济影响包括促进世界经济贸易交流以及优化国内营商环境;社会文化影响包括提升国家和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促进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数字图像抠图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的热门研究问题之一,其广泛应用于电脑特效制作、电影电视作品创作等领域。图像抠图的本质是图像的软分割,旨在提取图片、视频流中创作者感兴趣的前景物体,并将其同背景剥离和目标背景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新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或视频流。电影工业上常用绿幕来辅助抠图,但在自然图像中,如何精确地提取前景物体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难点。目标物体边缘的细节信息,包括动物的毛发、半透明的物件、颜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的发展,人们对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储能电池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全固态电池因其特有安全性而备受瞩目。但是全固态电池在常温下的离子传输效率低,固-固界面接触差等因素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目前已报道固态电解质按照其组成可以大体分为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和有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两大类。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兼具室温下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然而无机陶瓷
毫米波丰富的频谱资源和短波长可以分别解决当前通信中频谱资源不足问题和MIMO通信系统中多天线的硬件集成问题,但是毫米波通信中传输损耗严重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而波束成形可以实现定向传输信号,弥补毫米波通信中严重的路径损耗。毫米波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成形技术同时具备了模拟波束成形和数字波束成形的优势,从而实现了复杂度和性能的良好折中。毫米波多用户MIMO通信系统中的混合波束成形技术的研究
作为地球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构成部门,大海和大气在各类时空尺度上彼此作用,调节着整个地球的能量均衡和水循环,从而对气候间的变化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并且已造成紧要且现实的威胁,是目前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南海及毗邻的西太海域是对我国气候变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主要区域之一,而温度是表现海洋表层热、动力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南海内部存在一个双涡结构的环流,除此之外,南海还受
近年来,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芯片的量产得以实现并且其成本有所降低,随之发展而来的应用传感器网络进行目标定位方案实现新的跨越,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利用麦克风声阵列传感器被动探测系统发展尤为迅速。该系统主要利用预先布置的麦克风阵列传感器被动式采集声源信号,并选用合适的算法实现对声源目标的探测和定位。本文以靶场弹着点定位问题为研究背景,主要讨论基于TDOA(Time Differ
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是一种从未知混合信号中分离源信号的盲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语音处理、图像处理、医学信号分解、机械故障检测等现实领域中。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语音信号的盲源分离作为语音识别、语音增强、声源定位等智能语音系统的前端处理环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实际工程中,接收混合语音数目少于声源个数的欠定情况更具有普遍性与挑战性,因此本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虽然近年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水资源,水体污染治理有了积极的改善,但是水体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如何开发高效、清洁、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当前我国水污染面临问题的关键,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包含有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相比于其他水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的条件温和、能够彻底降解污染物的优点,有广泛的应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被广泛应用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目标跟踪作为无线传感网的一项关键任务,其重要研究内容是滤波跟踪算法,其中,分布式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因其非线性非高斯特点,能够适应复杂的跟踪环境,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分布式粒子滤波跟踪算法会导致节点通信流量过大,增加无线通信能量损耗,从而影响无线传感网的工作寿命。因此,如何降低通信流量,成为无线传感网中分布式粒子滤波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s)可运用电化学活性菌降解废水中污染物并产生电能,是面向未来新能源开发的新方向。阳极电极是MFC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化学活性细菌代谢过程的电子受体,在电池的阳极,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获得的电子通过胞外呼吸传递给电极。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是决定MFC电能输出效率的关键。前期研究已成功利用光催化电极材料用于化学燃料电池中,获得高效的电子传输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保护好历史遗存、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