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的冷轧硅钢表面缺陷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easons2002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轧硅钢片是电力、国防、无线电、电讯仪表等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软磁合金。在硅钢生产过程中表面缺陷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硅钢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是提高带钢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以现有武钢硅钢表面缺陷检测设备所提取的表面缺陷图像为背景,对基于神经网络的带钢表面缺陷图像识别方法、专家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出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两级图像分类方法,并用于改善现场缺陷图像识别率,在实际环境下硅钢表面的缺陷识别率70%提高至85%以上,实验证实这是一种能够改善现场表面缺陷识别的新方法。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如下:   (1)阐述冷轧硅钢表面缺陷识别的意义、背景、国内外现状,介绍硅钢表面缺陷识别的实际情况。综合叙述图像识别技术,并阐述本文的思想主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2)研究武钢硅钢1450酸连轧的表面缺陷检测设备,分析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找到外界环境影响缺陷检测设备的关键点,保证后续提高表面缺陷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3)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分析硅钢生产中的表面缺陷状况,并将常出现的缺陷给出定性分析。然后总结硅钢图像具体特性,研究探索适用于硅钢图像分类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对进行已有特征种类优化,建立能够同时用于专家系统知识库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的特征库。并以此作为提高识别率试验的基础。   (4)针对现场提取出的硅钢表面缺陷图像,设计基于LVQ2算法的神经网络分类器。通过试验找出适合于硅钢缺陷图像分类的分类器参数配置。选择试验得到识别率最高的两组参数进行后续的现场试验。   (5)研究专家系统,建造能用图像特征做为知识描述符、能输出适合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输出方式的小型专家系统分离器。该分离器在对部分易描述的缺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对现场带钢检测时出现的未知缺陷识别率。   (6)按照“从分到总”的步骤进行试验:先选取两级分离器中的主体分离器使用的算法,再选择主体分离器使用的图像特征,然后用单一分类器进行缺陷识别率试验,最后用两级分离器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知双级图像识别系统很大程度地减少硅钢带钢表面缺陷图像的无法识别率,能直接提高表面缺陷识别率。   本文中的研究对表面缺陷识别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实验数据表明现阶段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要使这项技术能够在硅钢表面缺陷识别中得到进一步应用还需要在项目后阶段继续完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山区航道遥测遥控系统航标公网信号弱、卫星定位信号差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提出通过低成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盲区信号的通信传递和网络定位。出于航标定位精度的
DSP因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极高的处理速度、丰富的I/O接口、良好的实时控制性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好,而价格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集中了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的新型前沿技术,它在军事、民用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21世
滑模变结构控制因其对匹配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完全自适应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近年来,为了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缺点,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
超声检测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医学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和衍射特性,通过观察显示在超声检测仪上的反射波的位置、强度变化,来判定被检器官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异常
随着中国服装贸易的迅速发展,对相关缝制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虽然国内厂商在普通平缝机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佳绩,但是在高端的、专用性较强的特种缝纫机领域发展却相对缓慢,尤
虽然关于静态模式识别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动态模式的识别和分类问题在模式识别领域仍然是一个难题。对于动态模式来说,如何将一个时变的模式以一种时不变的方
随着卫星分辨率的提高,面向对象方法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图像分割是面向对象处理方法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复杂性及多变性,至
自然图像蕴含丰富的小尺度模式,它们反映了图像形成的过程并在视觉感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个新框架用以刻画小尺度模式。其中心思想是将小尺度信息的建模问题
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于人类而言,可谓用之不尽、永不枯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进步,这些清洁能源必将成为化石能源的绝好替代。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对新能源的规划,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