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不断涌现的新主流大片在票房和口碑上均表现不俗,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引导和文化输出提供了某种可能。作为电影消费主力和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对象的网生代观众,生长于互联网环境并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状态。具体而言,网生代观众在电影消费中呈现出网络化、情绪化和大片化的行为特点;在猎奇、娱乐和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下对视听奇观、对情感宣泄、对理性思考有着“悦目悦耳”“悦心怡情”和“悦神共志”的观影诉求。但在移动互联网多屏消费环境下,其追求极致化视听奇观和情感体验的诉求不断强化,理性思考并产生价值认同的诉求隐藏得更深。由此形成的娱乐化消费偏好和观影趣味影响着新主流大片的主创团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策略和宣发团队对影片的宣传推广策略。在网络消费环境下,基于网生代观众的新主流大片价值传播是一个存在着影片的主创与宣发团队通过传统宣发渠道、在线票务平台和映播平台对电影文本中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首次传播和网生代观众通过分享平台对其进行再传播两个驱动力,形成了由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者(主创团队、网生代观众)、传播渠道(传统宣发渠道、在线票务平台)、释码者(映播平台)、解码者(网生代观众)和反馈渠道(在线购票平台、分享平台)构成的多渠道传播、多渠道反馈的高效率互动传播体系。简言之,它可分解为主创团队进行价值编码、宣发团队进行宣传推广、网生代观众进行价值解码、网生代观众进行反馈和再传播的过程。当前,在传播受众主体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主流化、传播渠道平台化和传播效果短时化的情形下,新主流大片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流并赢得观众口碑,但从其价值传播的目的来看,仍然面临着价值引导和国际化传播困境。宝莱坞电影通过国际化转型优化价值编码和好莱坞电影通过文化融合降低解码门槛的经验为新主流大片的价值传播优化提供了启示。在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下拓展主流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于导向原则和尊重观众主体性原则创新主流价值观念的编码策略并把握好“娱乐化”的尺度,对于新主流大片对接国际市场、在价值传播中真正“走出去”,以及实现价值引导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