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对纺织工业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棉花生产各项政策及调控措施存在严重缺陷(如缺乏预见性、调控力度不足或矫枉过正等),最终造成棉花生产巨幅波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和棉纺织企业等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而政策及调控措施的缺陷主要原因在于以经验为基础的落后的低技术含量的政策制定手段。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生产的宏观调控将更加依赖于对市场及生产各方面信息的综合加工效率。因此,以对棉花等农作物生产的中长期有效预测为基础的先进的政策设计制作工具,已成为高质量政策制定和棉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 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变动的复杂性,导致对总产进行直接预测的理论依据不足,并造成模型的过分复杂化和预测精度的降低。为此,对棉花生产预测采取单产和面积分别处理的方法进行。 事实上,某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致的经济均匀区域的植棉规模,随其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从植棉发生、扩张到成熟和衰退的过程。在一个人的地域范围内,它实际表现为植棉规模从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向处于扩张阶段的区域转移,即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这就是关于生产规模及其区域分布的理论——棉花种植的生命周期律。 而对于棉花单产水平,从长期趋势看完全受技术进步的推动。然而技术进步的轨迹是曲折的,并受其自身在不同地区生产中的作用效果和其在生产中的扩散速度所影响,因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气候等因素则决定着单产水平的年度间波动,并表现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本研究是以上述棉花播种面积分布和单产波动规律为基础,即应用“棉花生产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模型、以及周期分析法和自适应模型等,在计算机上建造而成一套实用的生产预测模型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