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Camellia Oleifera)属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经济价值高、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生态林兼用树种。目前油茶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油茶的各项研究与日俱增,但是油茶仍然面临产量低和效益差两大问题。研究表明,有机栽培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之一,开展油茶有机栽培势在必行,但是油茶有机栽培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研究为油茶产地的环境质量评价,探索油茶树体重金属含量以及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建立油茶有机栽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有机油茶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资料,结果如下:
1.产地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用重量法、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和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实验基地大气中TSP、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含量。通过对比2009和2010两年年中不同时间监测点的结果发现,TSP含量并且跟季节和风向关系很大。09年有两个监测点10月份的总悬浮颗粒污染指数超过1,其余都达标。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很低,且均达标,符合国家有机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
2.产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水质环境需符合国家GB5084的规定,分别用对应的消解方法处理样品,再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中监测物质的含量。雨水中各指标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监测区水符合有机栽培要求。检测结果为地区镉、铅、铬的含量低于最低检出限,砷的含量为0.0001 mg/L,汞的含量为0.0001~0.0002 mg/L。
3.产地土壤环境评价。依据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运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产地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既与母岩及成土母质有密切的关系,又受到局部环境质量状况、地形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深刻影响。实验地区油茶林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r>Pb>As>Cd>Hg,含量分别为41.2094mg/kg、23.0020mg/kg、19.3804mg/kg、1.2972mg/kg、0.3658mg/kg。
4.油茶不同器官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采集对应土壤样品上的油茶树体根、茎、叶和果等部分,通过消解分别运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测定树体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发现油茶不同器官中同一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同。其中Pb在茎、叶、根中的含量较高,占器官总含量的96.13%;Hg在各器官中的含量是由下往上递减;As在各器官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叶>仁>根>茎;Cd在各器官中的含量由上往下递增,仁>叶>茎>根;Cr在各器官中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茎>根>仁>叶。
5.油茶各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根的Hg、As、Cd含量与土壤中对应重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茎的Pb、Cd、Cr含量与土壤中对应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叶的Pb、Cd、Cr含量与土壤中对应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仁的Cd、Cr含量与土壤中对应金属含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6.油茶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依据国家现有的有机标准评价邵阳地区的大气、水分和土壤等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邵阳地区适合发展油茶有机栽培。这种环境生长出来的茶籽检测的有害物质含量也低于国家有机标准,鉴于此可以为其他地区申请有机油茶栽培提供产地环境条件筛选依据,TSP含量低于0.2mg/m3、二氧化硫含量低于0.15mg/m3、氮氧化物含量低于0.1mg/m3,土壤和水里的5种重金属含量Hg、As、Pb、Cd、Cr分别低于0.5mg/kg、30mg/kg、300mg/kg、0.3mg/kg和200mg/kg才满足有机栽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