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消费量持续稳定上升。茶叶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之一,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地区)约30亿人喜好饮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叶的国家。茶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对发展茶产业日趋重视,为保障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茶叶质量安全不但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企业和经营者的声誉,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科学生产和技术进步的水平。近几年,我国茶叶产品的整体合格率稳步提升,茶叶产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和进口国质量标准的日渐严苛,我国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为全面摸清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为确保茶叶消费安全提供翔实依据,为应对茶叶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供必要支撑,本论文系统介绍了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茶叶质量安全检验项目,调研分析了产茶县、茶叶流通市场的质量监测情况,同时对近几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监督抽查及企业委托茶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时间为主线,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提升,总体良好。2005-2011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茶样1万多只,农残(不含三氯杀螨醇)合格率在95%以上,铅、稀土、感官品质项目合格率90%以上;其中2007-2011年国家监督抽查样品平均合格率为84.6%,2008-2017年有机茶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7.1%。另外,对代表性产茶县的调研和茶叶流通市场的抽查结果显示良好。2012-2014年期间中国茶市(新昌)抽检茶样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限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2017年度对开化县进行的春茶样品抽检结果表明,抽检茶样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出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合格率为100%。通过近年来针对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质量检测中所发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控制点,并提出了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相关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