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得以健全的支柱,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正是从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分析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宏观上应处理好保险(安全)与效率的关系,适当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立足国情,确定合适的保障水平;加强养老保险立法建设。微观上应坚持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和多层次筹资原则;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营。这些理论研究对于当前深化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分析入手,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比较。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和改革的现状,在此针对制度改革当中出现的一些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第三章,从制度构建的目标、筹资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美国、瑞典、新加坡三个典型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并得出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的结论。第四章,针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困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第一,坚持“统分结合”重塑制度体系。第二,增收节支平衡基金,解决养老基金的历史债务。第三,运用市场投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第四,健全制度的社会监督机制。第五,加强养老保险立法工作。全文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结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进一步结合我国所特有的国情,为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