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氟化物和硫化物正极材料可逆转换反应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经济环保的转换型正极,铁基硫化物和氟化物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视为嵌入型正极的优异替代者用于下一代可充电电池。然而,它们的可逆转换反应因多相界面传输的迟缓动力学和活性物质的空间限域问题而受到阻碍。对于黄铁矿型Fe S2正极,过量的导电框架修饰和松散的纳米构型不但会降低电池的储能效率,而且似乎没有促成满意的性能,尤其在倍率性能方面。S-S组分的空间限域和催化激活是硫系正极进行可持续转换反应的关键因素。对于氟化铁正极,氟元素的最高电负性赋予了它们相比同类氧化物和硫化物更高的反应电位,但需要付出低本征电子电导率和迟缓动力学的代价,该迟缓动力学涉及到多相转换反应过程中金属-氟键的反复裂解和重构。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正极结构调控和电解液设计的策略,以实现铁基硫化物和(氧)氟化物的可逆转换反应。(1)对离子液体包裹的开框架氟化铁进行热硫化,可得到颗粒粘合且表面氟化的黄铁矿型Fe S2正极,这两点特征正是它们可进行高倍率长循环转换反应的关键因素。导电的Fe S2及其原位转换的Fe纳米畴作为电子配线,通过紧密贴合的晶粒能够自建晶粒间传输的导电网络。表面氟化在强化界面稳定性的同时,潜在加速了Li+/Na+的界面传输进而促进相邻晶粒间的转换蔓延。受益于反应动力学的升级,由烧绿石相氟化铁衍生的Fe S2呈现出紧密的晶粒贴合形态,实现了稳定的长循环,在1 C倍率下循环1000圈后的储锂可逆比容量仍为425 m Ah/g,在2 C倍率下循环1200圈后的储钠可逆比容量可达450 m Ah/g。在高达10 C倍率下,它的可逆储锂和储钠比容量可分别保持在488和249 m Ah/g。如此优异的高倍率性能使得在高达10000 W/kg的功率密度下,Fe S2在锂电池和钠电池中的能量密度仍分别达到了800和350 Wh/kg。碳层的减薄并未折损Fe S2的电化学性能,反而有利于晶粒间的紧密粘合形态。(2)为了实现S-S组分的高效利用,我们将紧致贴合的Fe S2和S作为双活性相正极(Fe S2@S),该正极可通过对聚多巴胺(PDA)包覆的氟化亚铁进行热硫化获得。具有氟化修饰的碳层促成了介于Fe S2核心和碳壳之间所留存的硫夹层。S-S组分与亲硫Fe-S结构核心的紧致贴合强化了内置吸附-催化效应。疏硫的氟化碳层能够作为外置的保护层,以进一步阻止可溶性多硫化物穿过碳壳向电解液流出。此外,紧密贴合的Fe S2晶粒包裹着交联导电碳层能够提供连续的电子传输路径以提高反应动力学。这种正极构型的调制促进双活性相的协同转换,赋予Fe S2@S正极高达1000 m Ah/g的可逆储锂比容量和600 m Ah/g的可逆储钠比容量。在1 C倍率下,Fe S2@S正极表现出稳定的长循环性能,其比容量在锂电池中循环700圈后可保持在800 m Ah/g,在钠电池中循环1000圈后可保持在370 m Ah/g,对应的能量密度分别高达1200和480 Wh/kg。合理的亲硫和疏硫构型设计保证了S-S组分的空间限域和高效利用。(3)鉴于Li F激活对氟化物的可逆相转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我们设计了一个固液“氟通道”以实现铁氧氟化物的可逆转换反应,该“氟通道”可通过在醚类电解液中添加阴离子受体——三(五氟苯基)硼烷(TPFPB)得以构建。TPFPB分子作为氟离子受体,能够解离钝化的Li F并在多相界面处形成溶剂化的氟离子中间体[TPFPB-F]-,从而在Li F和含Fe物相间构建便捷的氟传输通道,避开了艰难的固固转换。由电解液衍生出保形且氟化的正极电解质界面层(CEI)有利于维护正极的电化学和机械稳定性,以促进其可持续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水合氟化铁的热致氧自掺杂可得到两个不同氧含量的铁(氧)氟化物正极FeO0.3F1.7和FeO0.7F1.3。晶格氧掺杂可调控氟化物的相转换路径,在限定电压区间内引入稳定的岩盐结构二次母相,该相与其他立方结构转换相呈现高度的晶格适配。受益于在氧氟化物正极内便捷的氟传输和可逆的锂脱嵌,FeO0.3F1.7和FeO0.7F1.3正极以接近80%的能量效率进行可持续的转换反应,在1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保持的容量分别高达472和484 m Ah/g,在2 A/g的大电流密度下它们仍分别具有271和320 m Ah/g的可逆比容量。FeO0.3F1.7和FeO0.7F1.3正极分别在220和4300 W/kg的功率密度下,各自表现出1100和700 Wh/kg的优异能量密度。(4)为了追求优异电化学性能和高安全性兼具的储能技术,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稳定氟化铁正极转换反应的不可燃电解液。作为阻燃溶剂的磷酸酯TEP和多氟醚TTE展现出强抗氧化性(高于4.5 V),保证了它们在匹配高压氟化物正极时能够抑制不可控的分解反应。非极性线性TTE分子主要分布在Li+-TEP配位的溶剂化结构的外鞘层,这有利于电解液界面润湿,并潜在发挥了空间位阻效应以缓和TEP与锂金属之间的不良反应。亲电子的Li DFOB添加剂和高度氟化的TTE溶剂,促进氟化物表面衍生出稳健的富硼/氟CEI层。CEI层中功能性组分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界面稳定性并潜在减少了由Fe/F溶解或副反应引起的表面缺陷。受益于阻燃电解液的合理调控,氟化铁(Fe F3)正极表现出持久的可逆相转换,对应嵌入和转换反应的两阶段锂化平台得以保持超过100圈。稳定的转换反应促使Fe F3正极以平均每圈仅为0.016%的容量衰减率循环200圈后保持的容量仍高达300 m Ah/g。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自然界中的生命体经历了数十亿年的不断演化,逐渐演变出具有机械支撑、保护和运动等功能的完美结构。因此,许多天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例如,在人体硬组织中,力学性能较差的羟基磷灰石一维纳米结构经多尺度组装和有机体复合后,形成兼具高强度、高模量和高韧性的复合材料。此外,羟基磷灰石本身也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生物活性、耐高温等优点,在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对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仿生组装材料的
学位
农民群体在近代中国革命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主体性意义。从革命动员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为农民教育付出了极大努力。本文认为农民的扫盲教育便是中共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内容既向外展现出中共对农村工作的理解及为之所作出的实践,其本身又自然体现出一个“运动模式”应有的骨架与血肉。本文探讨了“文字何以下乡”的问题,不仅是受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启发,更要做进一步的阐发,将文字下乡的可能性条分缕析地呈现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的发布,"大学英语"课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功能,即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发挥育人作用。然而,目前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大班额教学中无法跟踪辅导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情况,传统课堂难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匮乏和课程思政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阻碍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基于O
复合微波介质材料是由微波介质陶瓷与树脂基体复合而成,兼具陶瓷优异介电性能以及聚合物高可靠性的介质材料。通常经过覆铜后,制备成覆铜板,应用到基站天线、雷达系统、多层电路板等领域。随着通讯行业迅速发展,各类高科技产品对复合微波介质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微波元件的尺寸与材料介电常数(εr)的平方根呈反比。因此,高介电常数的复合微波介质材料是器件小型化的关键所在。另外,高信噪比的器件则要求材料具有低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