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制剂透皮机制的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探讨三种制剂(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乳)包载的两种药物IBU(Ibuprofen),SN(Sinomenine hydrochloride)经皮渗透的机制;方法:本课题查阅相关关于纳米新制剂在经皮给药的研究,发现有较多的研究报告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乳在经皮给药方面的优势,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但对于透皮机制的研究较浅。因此,本课题根据文献报道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制备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所载药物的性质,对制剂处方进行进一步工艺优化,并考察制剂的性质,包括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外观形态,体外释放等参数。根据药物在不同p H条件下进行透皮渗透实验来探讨药物渗透进入皮肤的方式。通过大鼠离体皮肤渗透实验及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l,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thermogram,DSC)及测定药物透皮的活化能等方法来探讨药物渗透进入皮肤的机制。激光共聚焦(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技术进行固体脂质纳米粒包载罗丹明B在大鼠皮肤渗透可视化研究。最后进行最优制剂(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进一步表征其体内行为。结果:1.初步优化的三种制剂的粒径大小均低于300nm,PDI均小于0.3,均带负电位,制剂在室温条件下储存30d,制剂电位、粒径、PDI、包封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制剂在室温条件下储存一个月内性质稳定。2.根据不同p H条件下的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结果表明,IBU、SN主要以离子状态渗透进入皮肤为主。FTIR、DSC表明三种制剂均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角质层的角蛋白及脂质结构。3.活化能的结果表明IBU、SN的活化能值降低,与离子转运渗透进入皮肤表皮层及磷脂酰胆碱双分子层的活化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三种制剂在经皮渗透过程产生新的途径。4.根据CLSM结果,表明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渗透进入皮肤深层组织,及粒径较小的制剂可以通过皮肤附属结构渗透进入皮肤。5.测定IBU生物利用度为50.5%,SN的生物利用度采用HPLC未检测到,后面进一步采用质谱测定SN血药浓度。结论:根据三种制剂离体大鼠皮肤渗透实验、透皮渗透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固体脂质纳米粒对包载的IBU、SN的大鼠皮肤渗透优于其他两种制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LC22A12基因多态性与吡嗪酰胺诱导肺结核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强化期含吡嗪酰胺抗结核方案的51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高尿酸血症的294例患者作为尿酸升高组,未发生高尿酸血症的220例患者作为尿酸正常组。采用SNP Sequenom MassARRAY分型方法检测研究对象SLC22A12基因rs116029
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成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基础工作。凉城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湖两海”的重要生态修复地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已成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故此,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标法等方法分析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3个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性,探究凉城县资环环境本底
期刊
期刊
在激光领域,不断地探寻高功率高亮度的激光源是该领域科研工作者一直坚持的方向,而且在各大领域也有着重要应用。然而,单一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难度,而另一种获得高光束质量激光源的方式成为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多光束合成技术。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利用多光束合成技术产生高功率激光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对相干光束合成和光谱合束两种技术路线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未来激光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
<正>归纳推理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前提,由于数学知识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推理,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进行培养与发展,为学生未来更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一、实际归纳推理的地位与意义分析在教学中推理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会经常运用到的思维形式。针对当前新课
期刊
目的:比较3种血糖监测管理策略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效果,调查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方法:选取沈阳市某三甲医院符合研究纳排标准的9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受试者分配到A组(对照组)或B组(干预组1)或C组(干预组2)。A组每6个月进行1次血糖监测+健康指导,B组每3个月进行2次血糖监测+健康指导,C组每1个月进行2次血糖监测+健康指导,为期12个月。分别在基线、6个月、12个月
<正>作为环重庆师范大学前沿交叉研究生态圈先期启动项目,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从2019年年初开始筹建,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重庆大学、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设,并于9月被重庆市科技局批准为重庆应用数学中心。2019年12月11日,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在重庆师范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重庆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迅速组建了多学科综合
期刊
为提高焊接机器人的精度和效率,得到最优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以现代HA006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在SolidWorks平台构建其三维模型,依据D-H法获得其连杆参数数据,进行运动学正逆解理论计算,使用MATLAB robotics工具箱进行运动学正逆解验证;使用五次多项式曲线方法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发现加速度在开始结束位置的突变是影响运动过程平稳性的主要原因;基于优化遗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将适应度函
贻贝壳具有着独特的生物进化微结构,是制备羟基磷灰石的优异的原料。本课题为了提高废弃贝壳的综合利用价值,以贻贝壳为原料制备羟基磷灰石,研究了高纯度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条件和形貌结构;与壳聚糖复合制备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水凝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条件、羟基磷灰石对水凝胶理化性能和抑菌性的影响;以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凝胶微球为载体固定化中性蛋白酶,研究了固定化酶制备条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贝壳开发利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