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中的最重要一环。阅读理解是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然而,现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仍然不够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总结前人在阅读理论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图式理论的视角,试图探讨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时效性。
图式理论起源于对心理学的研究,后来被运用在语言教学领域,尤其是对阅读理解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图式理论通过综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阅读模式,解释了读者如何与文本进行交互以达到理解。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已有的图式知识与文本本身的互动过程。这种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而且更深入到对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领会之中。读者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拥有图式的数量、范围和深度,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激活、评价、精炼或抛弃原有图式的过程。图式首先被文字信息激活,接着被激活的图式从两方面促进阅读理解。一方面它有助于构建和检验读者对文章发展的预测,逐步减少不确定的信息以达到准确的理解;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读者推断出超越文本本身的信息。
本文是将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实证性研究。本文作者通过17周的实验研究,探索了图式理论和外语阅读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激活已有图式,建立新图式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本文实验对象为宁夏大学2007级食品科学以及食品科学(生物)两个班级62名学生。在17的教学实验中,对控制班的学生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班的学生采取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各种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对于图式理论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实验过程包括图式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测试成绩分析,学生抽样访谈以及教师对日常教学的观察记录等。通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简称SPSS)对学生实验结果,问卷调查及实验前后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
一.图式理论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图式理论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三.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测试分析显示: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有效激活和运用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阅读速度和实验前相比也有显著提高。不仅如此,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于控制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研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对大学英语阅读教程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