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到同胞关系中,而同胞关系作为个体早期较为重要的人际关系构成,积极的同胞关系可以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习冲突解决的方法与技巧,增加亲社会行为倾向,减少内外在问题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有利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基于这一视角,本研究选取中学生同胞关系和社会观点采择这两个变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探究中学生同胞关系对社会观点采择的作用。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编制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问卷。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国内外关于社会观点采择的研究,确定社会观点采择的概念,结合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资料确定理论模型,建立项目池,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入池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合适的项目形成初始问卷;然后,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初始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形成正式问卷。最后对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第二部分:研究中学生同胞关系和社会观点采择的特点。第三部分:研究中学生同胞关系和社会观点采择间的关系。本研究自编《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问卷》,采用《同胞关系问卷》和《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问卷》调查了中学生同胞关系和社会观点采择水平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问卷》包含24个题目,分为观点认知、认知差异、立场解读与情感理解4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0,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水平的有效工具。第二,中学生的同胞亲密水平较高,同胞竞争、同胞冲突、同胞权利对比水平较低。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表现为:女中学生体验到的同胞冲突显著高于男中学生,长子女体验到的同胞冲突显著高于其他子女,小于3岁和大于9岁的年龄差同胞冲突较小,与同性别年长同胞亲密水平高于与不同性别年长同胞的亲密水平,女中学生与同性别的同胞亲密高于与不同性别同胞,女中学生与姐姐的权利对比高于男中学生与姐姐的权利对比,初一、初三、高三年级班干部的同胞竞争高于其它年级。第三,中学生的社会观点采择处于较高水平,观点认知、认知差异、立场解读、情感理解水平较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表现为:女中学生的认知差异水平和情感理解水平显著高于男中学生,同胞年龄差小于3岁的中学生社会观点采择及认知差异维度、情感理解维度低于同胞年龄差较大中学生,长子女担任班干部在社会观点采择及观点认知水平高于其他子女担任班干部,担任班干部的长子女社会观点采择高于未担任班干部的其他子女,女班干部的立场解读水平比男班干部高,未担任班干部的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的立场解读水平高。第四,中学生同胞亲密、同胞权利对比维度与社会观点采择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同胞竞争与社会观点采择及观点认知维度和立场解读维度显著正相关,同胞冲突与社会观点采择及情感理解维度显著负相关。第五,中学生同胞关系中的同胞亲密与同胞权利对比维度能够预测社会观点采择及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