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我们正处在一个以物质生产消费为主,向信息生产消费为主的转变阶段。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新的文明成果能够迅速传播,社会产业结构、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不断的被信息化改变、颠覆。微博以信息创造、传播、分享为主要功能,它的出现无疑会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多个社会热点事件在微博中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已经使得微博对社会公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相较于微博如火如荼的应用,针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研究目前还较少。复杂网络理论的完善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微博信息传播提供了理论和工具。本文主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利用模型仿真、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对微博中信息传播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详细分析梳理了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复杂网络、传播心理学等理论基础,并从微博用户群整体概况、类型划分、传播特征和裂变传播方式几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复杂网络,分析了网络静态拓扑结构和动态演化过程。利用微博用户间的关注关系,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复杂网络,从度和路径两方面选取多个指标,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了网络静态拓扑结构,找出了微博信息传播复杂网络不同于其他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从网络整体结构、局部结构和时间规律特征三方面研究了网络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节点在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和网络整体的演化趋势,构建了网络动态演化过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微博信息传播复杂网络的演化过程。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性,对微博中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从节点拓扑结构差异、群落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微博中信息传播的规律;研究了网络的传播临界值、免疫和动力机制;综合考虑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三个因素和行为模式,构建了微博信息传播过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形式化表示;利用开源软件工具包Jung,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进行比较,验证了传播有效率、网络节点规模对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影响。基于网络节点属性复杂性,对微博中不同种类信息传播进行了研究。利用微博中用户自发创建的标签对信息进行了分类;从传播速度、有效率和累积影响力三方面,比较了不同种类信息传播的差异;从个体化、选择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微博用户的心理差异;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了微博用户五层心理需求模型;利用问卷对用户心理和信息传播行为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关性、交叉检验分析,研究了性格差异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对微博中信息真伪识别和分享行为预测进行了研究。从信息内容、发布者等四方面,选取了14个指标,通过机器自学习方法,利用C4.5决策树对微博信息真伪进行自动识别;分析了微博中用户信息分享的行为模式;分别基于传播路径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和节点属性数据,利用关联规则分类和改进的PA算法模型,预测了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基于微博信息传播网络复杂性,提出了信息监管策略。建立了包含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的整体监管策略框架;在技术层面,提出了多层次的技术监管策略,研究了从信息源、内容、受众、传播路径进行信息监管的技术;在制度层面,提出了“自律为主,惩治为辅”的监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