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试点,率先推行商业化运作。同年12月底,中央汇金公司向国开行注资200亿美元,与财政部一道成为国开行的两大股东,并各持有开行约50%的股权。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拉开了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的序幕。
本文主要以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为例,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在商业化转型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改革外部环境的制度安排缺失、债信及资金来源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债券类银行制度安排和监管评价标准以及中长期市场业务面临挑战等。期间文章还引入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和德夏银行(Dexia)两家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它们的改革背景、转型过程、商业化改革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以及获得的支持。进而借助这些分析,笔者总结了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其主要做法,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针对国际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发展所采取的对策,并针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初期商业化改革提出了一些一般性建议,希望对我国的金融发展起到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