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我国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亿,其中60%以上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代谢等慢性疾病。3700多万老年人处在失能、半失能状态,需要特殊照料与医疗服务。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说:“老年人有三类需求:基本需求,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照护等;服务需求,如医、养相结合的服务;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也有两怕:一怕失能,二怕生病。”医院不能养老,家庭医生难进家,养老机构没医生。那么,养老机构能不能解决医疗问题?目前的养老机构中,主要有民办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公益养老院两大类。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老年养护床位偏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认为,医养结合的方向非常好,但产业发展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1所以,关于医养结合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莘县A养老公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例,联系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对县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包括绪论和正文三章:绪论部分就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创新点作了简要的阐述。第一章是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相关概念及现状分析。主要从医养结合的概念界定;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现状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章论述了山东省莘县养老模式运行现状分析。包括山东省莘县基本概况;山东省莘县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运行成效及问题。第三章论述了社会工作理念在完善莘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的作用。这部分是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的,一是社会工作介入医养结合模式的必要性;二是社会工作融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可行性;三是社会工作介入A养老公寓的途径与困难;四是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莘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实意义。实践无止境,理论探索亦无止境。立足现实,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养老建设事业的稳步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也必然与时俱进,日趋成熟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