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控制的运动信息采集与运动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结合人的智力和机器人动力的人机一体化可穿戴智能装置,能够辅助或增强人体生理机能,可极大提高使用者的作业能力。外骨骼机器人可应用于军事、医疗、旅游、救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外骨骼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人机协同,即外骨骼识别和预测穿戴者的运动意图,跟随或助力穿戴者进行运动。为了实现人机协同的目标,首先需要对穿戴者的下肢运动数据进行采集,然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快速的预处理,最后使用模式识别方法对穿戴者运动模式进行识别,外骨骼机器人根据得到的运动模式使用相应的助力策略,完成对穿戴者的助力或保护。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外骨骼模拟平台采集运动数据。对人体结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下肢各关节的自由度及选择范围,并根据人机协同准则设计简易模拟外骨骼用于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运动数据信号作为模式识别的输入训练数据,针对所需数据选择运动传感器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系统。完成对下肢关键关节信息的多传感器的同步采集,得到髋关节、膝关节的角度、角速度信息数据与大小腿连杆加速度数据吗,并构建数据集。(2)运动信号预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噪声来源分析,根据噪声特性,设计相应的小波滤波器进行去噪处理。信号去除噪声后,针对不同特征提取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不同特征的变化程度,选择变化大,分离性较好的特征选择作为初步特征。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特征融合,保留重要数据特征,减少运动模式模型的训练时间,提高准确率。(3)运动模式及转换阶段识别。对比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识别方法,选择KNN算法、GA-BP网络、ELM算法、SVM算法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将采集到的运动数据进行整理,使用SVM算法进行训练,使模型更具泛化性。分析运动模式转换阶段的运动特点以及信号趋势,使用训练得到的模型对转换阶段进行识别,完成对运动转换阶段的初步判别,为运动模式的预测工作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兴起,无线传感器网络近年来在各类场景中被频繁地使用。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查询问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在传统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攻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子器件和电路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晶体管无论在尺寸大小、性能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电路元件,它具有低功耗
为改善我国传统停车位无植被覆盖、地面渗透率低、易积水的现状,推进废旧物料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本文首先提出设计基于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利用不同结构、材料铺装的停车位9种。具体方法为:利用碎石、粗砂作为停车位基底层,以透水砖、圆孔植草砖、废旧塑料托盘、空心镀锌管、废旧木材、工字砖、废旧轮胎、边坡防护网格、路牙砖等作为停车位透水层,以垃圾筛分土作为绿化用土,对于不能及时入渗的雨水采用修建集水池来收集、循环利
谐波减速器是公认的最优秀的机器人用传动齿轮,而柔性轴承则是谐波减速器当中的关键零件,它对谐波减速器的回转精度、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轴承的振动信号包含丰富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的发展,隐蔽通信成为信息秘密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网络隐蔽通信将信息隐藏在协议包中,使信息传输不被第三方发现。控制协议管控着隐蔽通信进程,扩展了隐蔽通信的功能。同时,控制协议自身的弱点也使隐蔽通信容易遭受攻击。论文分析了现有控制协议的弱点,提出了相应的弱点攻击方式,说明了协议的安全性设计还不完善。论文针对网络隐蔽信道控制协议展开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控制协议隐藏在隐蔽通
伴随通信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础管道类的传输技术发展,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可支撑实现的政企客户业务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变化,就实际政企客户信息化存量技术和增量业务需求来
木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的短种植轮作材料,已赢得世界各地的高度关注,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如室内装饰,路面等。然而,木材对水敏感,特别是杨木,其亲水性大大降低
生活中的文字包含着丰富的语义信息,所以自然场景下的文字检测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自然环境下的文字检测会受到诸如复杂背景、光照、字体、倾斜变形等诸
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在众多机器学习任务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精度,但网络模型的大小和所需运算量也与日俱增。在尽量维持精度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模型的大小、提高
空间环境严重影响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的身体健康,而微重力和辐射是空间环境中引起生物学效应的两个主要因素。微重力和辐射对宇航员和太空旅行者的健康、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后代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各国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并逐渐成为发展航天事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目前关于微重力和空间辐射对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集中研究微重力及空间辐射对细胞基因组损伤的效应和变化规律,以及可能的机理。本课题以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