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聚合物材料作为新一代固体发光和激光材料,由于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机发光及激光器件的结构(如微腔、电注入调节层等)和薄膜的微观结构(加聚集密度、表面光滑程度、连接性能等)对器件的效率、稳定性及发光或激光特性等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系统研究了ITO阳极的制备技术,利用离子辅助方法首次研制出新型透明导电薄膜ZTO。提出了有机和无机及有机和金属连接层的概念,扩大了Buffer laver等修饰层可用材料的范围;指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中应该加入电注入调节层这一物理层,并讨论了它对OEL器件性能的重要影响。提出了金属准四分之一波长光学厚度的概念,研究并探讨了金属电极的外保护膜、提高金属反射率的方法、利用电场辅助沉积提高有机薄膜的聚集密度以及减小基底气体吸附的方法等问题。 对有机微腔中使用的短波通DBR和宽带DBR进行了理论设计和镀制。在光泵浦有机小分子薄膜微腔的研究中,观察到了谱线窄化、峰值强度增强、方向性集中于腔轴、控制发射波长和荧光寿命的缩短等一系列腔效应,其中谱线半宽最窄达3.4nm,窄化了25倍;峰值强度最大增强16倍。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电致微腔及两端反射镜均为DBR软膜结构的有机光学微胶。 首次研制出以R6G:MPMMA为增益介质的可实用化固体染料激光器,斜率效率达21%。以DCM:Alq和Perylene:PS为增益介质的波导结构的边发射激光器,在光泵浦下,观察到了由ASE机制引起的增益窄化现象。实验发现,Perylene:PS材料成膜在玻璃衬底和导电玻璃衬底IT0上均可以实现光泵浦受激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