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AG)/ZnO的制备及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是一种典型的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约3.37eV),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安全性,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而受到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形貌、表面状态等因素对其性能和应用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已能控制制备多种不同形貌的ZnO,但深入分析形貌对其光催化活性影响的研究工作却开展较少。本论文针对催化剂形貌对其光催化活性影响的相关科学问题,选择不同形貌的ZnO开展光催化实验,深入分析了ZnO形貌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此外,考虑到ZnO对有机物的吸附行为对其光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选用高吸附性能的SiO2气凝胶(英文缩写SiO2(AG))作为改性材料,制备了SiO2(AG)/ZnO的复合材料,以提高ZnO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探讨光催化剂吸附性能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四针状ZnO晶须(T-ZnO)、纳米ZnO (n-ZnO)和微米ZnO (c-ZnO)三种不同形貌的ZnO为催化剂,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三种不同性质的有机物为目标物,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形貌的ZnO对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均表现为T-ZnO最好,c-ZnO次之,n-ZnO最差。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同形貌的ZnO,其结构中的氧空位浓度存在差异,导致典型活性氧.OH的产率不同,表现在其光催化活性的显著差异。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T-ZnO氧空位浓度明显高于c-ZnO和n-ZnO,能产生更多的.OH,使其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二是生成.OH的过程中对光生空穴的消耗,可抑制光生空穴与ZnO表面的氧原子发生反应溶出Zn2+, T-ZnO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OH最多,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溶出Zn2+浓度最低,其光稳定性最好。三是T-ZnO具有特殊四针状结构,针尖尺寸为纳米级,使其具有纳米材料的活性,同时又克服了纳米材料容易发生团聚现象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分散性。n-ZnO的氧空位浓度高于c-ZnO,但光催化活性却更差,这是因为两种ZnO的氧空位浓度差异不大,但颗粒尺寸更小的n-ZnO在反应过程中更易发生团聚现象,导致光催化活性降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常压条件下通过溶剂交换法制备了SiO2(AG)及不同负载量的SiO2(AG)/T-ZnO复合材料。材料的表征结果表明,SiO2(AG)样品为由细微颗粒形成的疏松多孔结构,样品粒径分布均匀,比表面积为902m2/g,平均孔径为8.91nm,孔体积为2.01ml/g,具有很好的疏水性能,经500℃热处理,SiO2(AG)可以由疏水性转化为亲水性;SiO2(AG)/T-ZnO复合材料的BET和孔体积随着SiO2(AG)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复合材料保持了SiO2(AG)和T-ZnO原有的材料学特性,SiO2(AG)/T-ZnO对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与T-ZnO相比,无明显变化。以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三种不同性质的有机物为吸附质,SiO2(AG)、T-ZnO及SiO2(AG)/T-ZnO为吸附剂,系统研究了材料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iO2(AG)对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亲疏水作用起主导作用,疏水的SiO2(AG)对疏水的难溶有机物硝基苯有很好的吸附性能,而对亲水的易溶有机物苯酚和亚甲基蓝吸附会比较困难;500℃热处理后,疏水性SiO2(AG)转变为亲水性,对苯酚和亚甲基蓝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性能,对硝基苯的吸附量明显降低。SiO2(AG)/T-ZnO复合材料对硝基苯的吸附性能相对于T-ZnO,明显改善,经500℃热处理后,对苯酚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明显改善。以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三种不同性质的有机物为目标物,T-ZnO及SiO2(AG)/T-ZnO为光催化剂,开展了有机物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研究,系统探讨了材料吸附性能改善对有机物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负载量的SiO2(AG)/T-ZnO复合材料相比,SiO2(AG)负载量为8.0%的SiO2(AG)/T-ZnO对硝基苯的光催化活性最好,经500℃热处理后,对苯酚和亚甲基蓝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SiO2(AG)/T-ZnP、500℃热处理SiO2(AG)/T-ZnO和T-ZnO对硝基苯、苯酚、亚甲基蓝光催化反应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有机物在催化剂上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考虑初始反应动力学时,硝基苯和苯酚的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催化剂对有机物吸附性能的改善使光催化剂对有机物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随着亚甲基蓝浓度增大,考虑初始动力学时,光催化初始反应速率与初始浓度线性相关性变差,亚甲基蓝浓度增大,使其色度增加,影响光源的吸收和利用,使光催化活性明显降低;此时,催化剂对有机物吸附性能的改善对其光催化活性的发挥不起作用。这一结果说明光催化技术不适宜处理高浓度的染料废水。以硝基苯溶液为模拟废水,SiO2(AG)负载量为8.0%的SiO2(AG)/T-ZnO为催化剂,对硝基苯废水光催化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硝基苯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硝基苯初始浓度为24.0mg/1的溶液,SiO2(AG)/T-ZnO的最佳投放量为2.0g/1,硝基苯去除率达82.1%;反应温度对光催化去除率无明显影响;按1.5ml/1的量向反应体系中加入30.0%的H2O2,硝基苯的去除率可由82.1%提高到85.8%;工业废水常见的阴离子中,Cl-、SO42-使硝基苯的光催化去除率明显降低,且SO42-的抑制作用比Cl-更大,而NO3-对硝基苯的光催化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在处理硝基苯和亚甲基蓝的混合废水时,亲水性的亚甲基蓝对硝基苯的光催化降解影响较小;相反,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受到明显抑制,其原因是SiO2(AG)/T-ZnO表面负载了疏水性SiO2,能优先吸附疏水性的硝基苯,实现有机物的选择性降解。可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SiO2(AG)/T-ZnO重复使用三次,仍能保持较好的光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
本文全面分析目前RFID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国内外针对各种RFID安全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并分析了物理方法、密码机制的优缺点,提出了利用生物免疫学的基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八角、丹参和生姜对生长育肥猪及其饲料的作用效果。试验由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八角、丹参和生姜不同添加水平对育肥猪饲料
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是农民应得的重要财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具有人身专属性,可以成为遗产。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流通性。完全放开家庭土地承包经营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并探讨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有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经历的467名成年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逐步展开了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二语习得的此类相关研究为外语教学扩大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供了信息,也为当今及日后的外语教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0世纪9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战略实施和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但预算松弛造成的预算目标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偏离,使全面预算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文基于对这一问题的考虑,阐述了预
视网膜识别技术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常规眼底相机获得的图像分辨力低,给图像编码和模式匹配带来困难,使得基于常规眼底相机的视网膜身份识别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利用自适应光
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使农村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乡村大地面临重要机遇与严峻挑战。在部分沿海农村地区,国家政策项目进村带动形成后发优势并运用村庄经营理念推动村庄转型
针对现行的一些细化方法在细化二值指纹图像时容易产生断裂和毛刺的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方形模板和三角形模板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细化方法,并加入一种方向约束条件来避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