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环氧树脂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性环氧树脂有效的避免了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大量使用,具有明显的环保特色和应用价值,因此环氧树脂的水性化及应用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自乳化及外乳化两种方法研究环氧树脂的水性化及应用。外乳化方法中,本文采用双酚A环氧树脂、聚乙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合成了树脂改性乳化剂,通过研究各单体的用量比例、乳化剂用量、乳化剂结构、乳化剂分子量等对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自乳化方法中,本文通过环氧树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2-二羧甲基丙酸(DMPA)和多元醇在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具有表面活性的分子链段,制得了具有自乳化功能的环氧树脂体系,并结合相反转技术,制得稳定性高的环氧树脂乳液,合成了带羧基的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改性乳化剂,研究了反应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产物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对制备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IR)、凝胶色谱(GPC)、乳液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与表征,探索出了合成产物的最佳条件。得出:外乳化时:实验结果表明在90℃下,EP:PEG:MDI的摩尔比为1:1:0.6,反应时间为4h时制备的乳化剂乳化效果为最佳。当各单体的摩尔比为1:1:0.6的乳化剂,含量为5%时乳液稳定性最好,固含量最高。自乳化时:实验结果表明EP:MDI:DMPA:DBTDL的摩尔比为1:1:0.8:0.0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小时,制备出分子量大小和分布合理的带羧基环氧树脂;EP:MDI:PEG:DBTDL摩尔比为1:1:0.8:0.01,反应温度90℃反应4小时合成环氧树脂改性乳化剂。通过红外光谱与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产物分子的官能团、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产物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其他文献
《刑事诉讼法》第93条新增的检察机关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与《刑事诉讼法》第94条、第95条、第96条和第97条共同构成了捕后处理、变更、撤销的制度体系,但是在适用中存在
本论文根据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及嵌段聚合物与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水凝胶基体的相容性,结合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及点击化学
天津某超高层建筑塔楼75层,屋面高度330m。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钢板剪力墙体系+外伸刚臂抗侧力体系”的结构体系,其中钢板剪力墙(Steel Plate Shear wall)作为抗侧力
白洋淀作为华北平原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其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目前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白洋淀进行了治理,但效果不佳。生物手段一直以来是为众多学者所推崇的方法,应用生物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为特征的一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显示,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急
火灾中PVC燃烧后会产生大量HCl气体,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利用火灾烟气发生装置和红外傅立叶变换气体分析仪(FTIR)对PVC热解和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的HCl气体浓度进行了实时在线的
碳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超小碳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低的毒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廉价的制备成本等特点。将它们作为高灵敏、多通道的荧光探针应用于重大疾病如恶性
羊蹄甲属(Bauhinia)观赏植物,在华南地区的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并呈现应用种类逐渐增多的趋势。本属观赏植物形态类似,由于各个地区传统称谓不同,导致这类园林观赏植物的命名混
本文主要根据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不同特点,分析出传统媒体在农村的夜盖率优势,根据这个优势可发挥有效媒体作用,建设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莱芜地处鲁中泰沂山区,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冶炼中心,其灿烂的矿冶文明以其独有的脉搏散发着强有力的气息,给传统民间艺术输送着养料。锡雕这一手工技艺正是这一脉络上催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