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外商直接投资(IFDI)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吸引IFDI最多的地区,全国超过一半的的IFDI集聚于此,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长三角地区IFID集聚与环境的关联性,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引发的环境效应。本文选取2003年-2014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为研究对象,在描述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与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 IFDI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其次,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三类污染物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环境污染指数,并运用全局Moran指数、局部Moran指数和Moran散点图等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IFDI集聚和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研究,论证IFDI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在传统面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效应,采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地区IFDI集聚对环境的影响。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IFDI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城市的IFDI集聚水平和环境污染水平与其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两者在地理分布上都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形成了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域。IFDI高值集聚区一般是环境污染的高值集聚区,IFDI低值集聚区相应地是环境污染的低值集聚区。空间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再次验证了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空间依赖性,邻近城市之间的环境污染存在交叉影响,IFDI作为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空间位置上的集聚加剧了长三角地区环境质量的恶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