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肺癌的抗血管生成效应、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检测药物对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细胞的直接作用,通过MT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与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帕替尼和贝伐珠单抗对LLC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在体内,建立C57BL/6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将84只小鼠随机分成7组(n=12),具体分组及治疗方案如下:1)Control组:NS 0.1ml,灌胃;2)紫杉醇(PTX)组:PTX 10 mg/kg,腹腔注射;3)阿帕替尼(Apa)组:Apa 100 mg/kg,灌胃;4)贝伐珠单抗(Bev)组:Bev 5 mg/kg,腹腔注射;5)阿帕替尼+紫杉醇组:Apa+PTX;6)贝伐珠单抗+紫杉醇组:Bev+PTX;7)阿帕替尼+贝伐珠单抗组:Apa+Bev,联合治疗组的药物管理同各单药组。通过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治疗结束后,每组取3只小鼠行micro 18F-FDG PET/CT扫描,检测肿瘤组织的SUVmax值,比较各组肿瘤代谢情况;治疗结束次日,处死小鼠,完整剥离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1、VEGF、VEGFR-2的表达情况;TUNEL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解剖小鼠的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进一步了解药物体内毒性;每组剩5只小鼠观察至自然死亡,计算每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体外实验中,阿帕替尼对L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阿帕替尼与贝伐珠单抗联用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P<0.05 vs Bev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能增加LLC细胞凋亡。在体内肺癌移植瘤模型中,Apa+Bev组较其余各组均有更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Control组相比,各治疗组给药后肿瘤体积增长均变缓慢,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抑制作用更明显,其中Apa+Bev组抑瘤作用最为显著。Apa+Bev组小鼠也获得了最长的生存时间,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s Apa、Bev组)。免疫组化检测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联合用药组MVD降低较单药组更为明显,其中Apa+Bev组MVD最低(P<0.01 vs other groups)。进一步检测了肿瘤组织中的VEGF、VEGFR-2表达发现,Control组具有较高的VEGF和VEGFR-2表达,Bev能降低VEGF表达(P<0.01 vs Control组),Apa+Bev组VEGF表达阳性率最低(P<0.01 vs other groups);而Apa治疗降低了VEGFR-2的表达,Apa+Bev能进一步降低VEGFR-2阳性率(P<0.05 vs other groups)。micro PET/CT扫描结果显示,用药各组肿瘤组织葡萄糖代谢降低,在Apa+Bev组SUVmax值达到最低,且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治疗组均提高了细胞凋亡率(P<0.05),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作用更强,其中Apa+Bev组能明显增加细胞凋亡(P<0.01 vs other groups)。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下调VEGF和VEGFR-2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组织的葡萄糖代谢,从而减少肿瘤血管形成、延缓肿瘤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两药联合表现出协同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效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肺癌联合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