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中晚期哲学家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f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当代中国人民的幸福观正处在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和除旧布新的时空交汇点上,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开创未来就需回顾历史,而古希腊作为西方一切文化创新的胚胎和萌芽阶段,亦应受到重视。其中晚期更是群星荟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更值得我们重点审视。   古希腊中晚期哲学家的幸福观产生于繁荣的雅典时期,雅典是当时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经济上的空前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达为幸福观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是其哲学基础。   古希腊中晚期哲学家幸福观的主要内容是:(1)古希腊中期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幸福观;(2)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幸福观、犬儒派的玩世不恭幸福观和斯多葛学派冷漠的幸福观。   从史实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家与马克思的幸福思想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他们对当代幸福观的两点启示:(1)追求是幸福的起点和意义;(2)对欲望的克制是幸福的重要条件。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对后世的影响从未间断。在很多方面,它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我们在研究其幸福思想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思想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批判性地继承他们的幸福观思想。批判的继承古希腊中晚期哲学家的幸福思想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这对构建科学的、和谐的和现代化的幸福观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的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创立了现象学价值伦理学,即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以批判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为出发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本文通过对民族服饰色彩的解析,尝试新的审美方式,从而丰富设计意识,弘扬传统服饰文化,继承民族服饰文化特色,发掘地域对民族服饰色彩之间的深层关系。 By analyzing the co
塞拉斯等哲学家规定了民间心理学的本体论,即:民间心理学是运用关于信念、愿望等命题态度对我们日常行为进行预测和解读的因果解释理论,从而使我们对身心问题的诠释进入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