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观一词出自拉丁文spectae和specere等词语,原意是指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象,它也可以用来意指有意识的、主体性的作秀和表演。德波用奇观概念表达当代社会的新特质:即当代社会存在的本质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社会控制者依靠控制生成和变换奇观来达到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控制与操纵,而一般大众因为对奇观的沉醉而逐步丧失对自己本真生活的渴求。电视奇观化已经深深影响了当今中国电视,无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广告乃至电视纪录片都被奇观化的逻辑影响呈现出奇观化的征候;当代中国电视荧屏上奇人、奇事、奇“观”屡见不鲜。这一浪潮是否符合电视发展规律、是否能持久值得关注。笔者认为,奇观化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倾向之一:首先电视奇观化符合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它满足了大众文化影响下电视观众的需要,能够规避一些因为大众文化而带来的诸如“泛娱乐化”等弊端,是当今社会文化体系下观众收视的强大动力;并且电视奇观化突出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转型的纠结现状,同时具备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特征,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态势。奇观化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倾向同时还体现在奇观化有效表达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电视奇观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表达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它的特点又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电视里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去影响、感染受众,因此必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电视谍战片是电视奇观化的集中体现,它的发展态势佐证着电视奇观化的命运。由于中国谍战片主题多取材革命以及建国后的隐秘战线,所以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同时因为谍战片片种属性以及其故事、人物特点,谍战片在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方面特征也非常典型,所以说电视谍战片是典型的电视奇观文本。建国以来谍战片屡次掀起收视热潮印证了电视奇观化是中国电视的发展倾向,谍战片的良好社会反响也佐证着电视奇观化强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