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磷汀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预处理并发症,尤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的表现更为突出。口腔黏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腔疼痛,口腔黏膜红斑、溃疡、坏死和假膜。它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延误进一步治疗;口腔溃疡在预处理后粒细胞缺乏期,更易成为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入侵机体的门户,进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甚至败血症,引起患者的死亡。因此,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缩短其病程不但能减轻患者病痛,还能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氨磷汀是一种广谱的选择性的细胞保护剂,它能保护多种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伤,本身副作用较小,并且不影响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使用氨磷汀能明显减少大剂量马法兰对口腔黏膜的损害作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较高。鉴于此,我们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预处理化疗前使用氨磷汀,观察其对口腔粘膜炎的预防作用。对象与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在预处理化疗前给予氨磷汀的患者20例,为治疗组;选取同期我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在预处理化疗前未给予氨磷汀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女性7例,男性13例,中位年龄22.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对照组女性7例,男性13例,中位年龄23.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在血液病类型、年龄、性别等方面经检验,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自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开始,每日化疗前30分钟给予500 mg氨磷汀加入50 ml生理盐水静滴15分钟,对照组未使用氨磷汀。自预处理开始每天观察并记录1次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部位、大小、程度、疼痛及饮食情况,直至口腔溃疡愈合。口腔黏膜状况按WHO标准将其分为0-Ⅳ度,0度:口腔黏膜无异常;Ⅰ度:黏膜充血、水肿,轻度疼痛;Ⅱ度:黏膜充血、水肿,点状溃疡;Ⅲ度:黏膜充血、水肿,片状溃疡,上覆白膜,疼痛加剧并影响饮食;Ⅳ度:黏膜大面积溃疡,剧痛,张口困难,不能进食,需肠外营养或经肠营养支持。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90%(P=0.03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重度(Ⅲ度-Ⅳ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50%(P=0.0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病程平均为13.2天,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病程平均为17.1天(P=0.0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磷汀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口腔黏膜炎效果确切,能明显降低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中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能缩短口腔黏膜炎的病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ELF-EMF)作用下巩膜成纤维细胞(Scleral fibroblasts,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
目的:总结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患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特点,探讨疾病的发展规律;研究 X-ALD患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基因(ABCD1)突变谱
第一部分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大鼠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影响目的: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大鼠坐骨神经干,观察辐照后神经的组织学变化,为HIFU在周围神经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目的探索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对PFC的生物学保护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为临床应用PFC治疗LIRI提供较为客观和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以期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