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8F-SFB-Annexin B1体外与凋亡细胞结合实验目的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由细胞膜内层迁移至外层是细胞凋亡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膜联蛋白(Annexin) B1(MW=37584 Da)具有较强的钙离子依赖性的磷脂结合活性,对细胞凋亡早期翻转到细胞膜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PS)残基有很高的亲和力。18F-SFB-Annexin B1是通过中间体N-琥珀酰亚胺-4-氟苯甲酸酯(N-succinimidyl-4-fluorobenzoate, SFB))将18F标记到Annexin B1上合成的一种新型细胞凋亡显像剂。本实验使用体外细胞凋亡模型观察18F-SFB-Annexin B1与凋亡细胞的结合情况,以证实用18F标记后的Annexin B1仍具有与PS结合的生物活性。方法用HPLC法使用GF-250蛋白凝胶柱和PBS流动相,在制备后6小时内检测18F-SFB-Annexin B1的放化纯度;用anti-Fas单克隆抗体诱导Jurka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诱导时间分别为10,30,60,90,120 min。用γ计数器测量样本的放射性计数,判断凋亡细胞与18F-SFB-Annexin B1的结合情况。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样本的凋亡细胞情况,证明anti-Fas单克隆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确实存在。结果在制备后6小时内,18F-SFB-Annexin B1的放化纯大于95%。γ计数器的测量结果表明,凋亡诱导组样本对18F-SFB-Annexin B1的摄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凋亡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样本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凋亡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的死细胞均很少。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8F间接标记法制备的18F-SFB-Annexin B1具有很高的放射化学纯度,且保留了在体外与PS结合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探测细胞凋亡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第二部分18F-SFB-Annexin B1体内检测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细胞凋亡目的细胞凋亡在脑和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肿瘤的放化疗作用机制与疗效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内检测细胞凋亡可以在病情诊断和疗效监测方面提供重要信息。Annexin B1是膜联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同AnnexinⅤ一样对磷脂酰丝氨酸(PS)残基有很高的亲和力,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Annexin B1有望成为探测细胞凋亡的显像剂。本实验研究18F-SFB-Annexin B1在探测体内细胞凋亡方面的潜力和可行性。方法通过暂时性阻断家兔右侧肾动脉(45 min)使右肾在缺血再灌注后发生细胞凋亡。通过耳静脉给家兔注射18F-SFB-Annexin B1,分别于注射后10、30、60、90、120和240 min进行PET/CT多时相静态显像。利用Syngo平台True D软件处理图像,用ROI技术分别在两侧肾脏逐层(层厚2 mm)划定感兴趣区,计算两侧肾脏的SUVmax值并进行分析。显像后将两侧肾脏切成5μm后的病理石蜡切片,并用TUNEL和HE染色方法证明右侧肾脏经缺血再灌注后存在细胞凋亡。结果在注射后120 min后的图像上,右肾的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左肾。用ROI技术进行图像分析表明,右肾的SUVmax值高于左肾。TUNEL染色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荧光信号,表明右肾存在大量细胞凋亡;HE染色切片在光镜下从形态学上可观察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8F-SFB-Annexin B1具有与PS结合的生物活性,并在探测体内细胞凋亡方面具有潜力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