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患者小腿骨骼肌群硬度的评估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dear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MTSS)为运动引起的胫骨后内侧缘疼痛,触诊产生的疼痛沿着胫骨后内侧缘延续≥5厘米。长期跑步训练后,小腿骨骼肌群硬度增加,可能会导致MTSS,而MTSS患者小腿骨骼肌群的硬度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无创评估高强度跑步训练者小腿骨骼肌群硬度的变化,探讨跑步训练对小腿骨骼肌群硬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骨骼肌的硬度改变与MTSS发生的关系,为有效预防MTSS的发生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纳排标准,本研究于2020年12月期间,纳入在某训练基地执行过一个月跑步训练计划的年轻男性,共71名;排除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的受试者,最后入组了43名接受过跑步训练的年轻男性,分为无症状组(20名)和MTSS组(23名)。并严格纳入了20名未经跑步训练的健康年轻男性作为对照组。最终,63名年轻男性参与了本项研究,分为三组:对照组为20名未经跑步训练的受试者(40条小腿);无症状组为20名经过一个月跑步训练没有受伤的受试者(40条小腿);MTSS组为23名经过1个月跑步训练后患MTSS的受试者(42条小腿:19名双侧小腿患MTSS,4名单侧小腿患MTSS)。用2D-SWE测量获得三组受试者的胫骨前肌(TA)、趾长伸肌(EDL)、腓骨长肌(PL)、比目鱼肌(SOL)、腓肠肌外侧(LG)、腓肠内侧肌(MG)、胫骨后肌(TP)和趾长屈肌(FDL)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SWE检查是应用Mindray公司的Resona 7EXP彩超仪,采用STE软件,要求受试者测试前放松他们的肌肉,俯卧在检查台上,屈膝90°,使小腿处于最放松的状态。检查者避免使用探头按压肌肉,从远离肌肉筋膜或肌腱结构的肌腹获取测量值。连续5次测量每块骨骼肌的剪切波速度,取平均值作为骨骼肌硬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LSD多重比较确定三组受试者小腿骨骼肌群硬度的差异。本项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用SWE测量的3组受试者的骨骼肌群硬度值差异显著。除EDL外,无症状组和MTSS组受试者所有小腿骨骼肌群的SWV值均高于对照组(方差分析:TA,F=9.010,P=0.001;PL,F=5.365,P=0.006;SOL,F=10.685,P<0.001;LG,F=13.403,P<0.001;MG,F=12.094,P<0.001;TP,F=37.439,P<0.001;FDL,F=18.972,P=0.013)。进一步两两比较,根据LSD检验,对照组的TA,PL,SOL,LG,MG,TP,和FDL的SWV值显著低于MTSS组(P<0.001,P=0.002,P<0.001,P<0.001,P<0.001,P<0.001,P<0.001),但EDL的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无症状组的TA,PL,SOL,LG,MG,TP,FDL的SWV值也显著低于MTSS组(分别为P=0.007,P=0.02,P=0.013,P=0.001,P=0.001,P<0.001,P=0.001),但EDL的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对照组与无症状组受试者的SOL,TP,FDL的SW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41,P<0.001,P=0.013),而TA,EDL,PL,LG,MG的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WE技术对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MTSS)患者小腿骨骼肌群的硬度能够可靠地、准确地测量,为评估MTSS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跑步训练后,通过2D-SWE技术对小腿骨骼肌群硬度的测量表明,小腿骨骼肌群硬度发生明显改变,其中SOL,TP和FDL的硬度变化可能与MTSS的发生有关。因此,我们有望通过制订合理的热身训练方案,有效拉伸SOL,TP,FDL来降低肌肉硬度,预防长期跑步训练后MTSS的发生。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基于CT评估的健康人群内脏肥胖和腹部脂肪组织分布:中国一项大型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目的腹部脂肪组织与许多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成像可以精确定量评估腹部脂肪组织的面积,并被认为是评估身体肌-脂成分的金标准。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由腹部CT确定的中国北方健康人群腹部脂肪组织和内脏肥胖的分布情况。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
学位
目的比较不同缺失突变类型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肌酸激酶(Serum creatine kinase,CK)与肌酐(Creatinine,Cr)的差异,为今后临床研究的入组筛选及精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就诊我院DMD多学科门诊,且具有详细运动功能评估的外显子缺失类型DMD患者332例,依
学位
目的在体外人为创造高糖环境培养鼠H9c2心肌细胞,模拟糖尿病心肌病(DCM)病理内环境,观察通心络(TXL)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糖损伤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25mM Glu),45mM Glu组,65mM Glu组,75mM Glu组,100 mM Glu组以得出最佳造模糖浓度。通心络保护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25mM Glu)、高糖组(Hg),20ug/mL通心络组(
学位
目的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一种能够定量评估组织硬度的无创技术。1.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自然呼吸状态与屏气状态下SWE测量的移植肾硬度值有无差异,有望探讨移植肾弹性测量的新方法。2.以肾活检为参考标准,评价SWE联合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在慢性肾移植功能障碍患者中评估不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肺前驱腺体病变(Precursor glandular lesions,PGL)和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在HRCT图像上影像学形态特征的差异,分析HRCT不同征象对两者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PGL和MI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肺HRCT影像资料,共2
学位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技术对活体肝移植后肝动脉狭窄时移植肝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3-06至2018-11进行活体肝移植术后1个月经超声及CTA检查肝动脉无狭窄患者25例;术后3个月患者61例,其中肝动脉无狭窄患者25例、轻度狭窄13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11例;同时收集同时期因怀疑有肝脏肿瘤行CT灌注扫描,后经临床及影像证实无肿瘤及其它
学位
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预测脑转移的效能,可对NSCLC手术后脑转移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策略,以此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NSCLC患者,术前行增强CT检查、接受根治性切除术且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的动态增强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5例)及验证集(31例)。通过半自动分割,获取的VOI分别提取
学位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检测胃内幽门螺旋杆菌(H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旨在为COPD患者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确诊的男性COPD稳定期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或斑块形成者,最终80例COPD患者入选研究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另选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量颈动脉极速脉搏波速度(UFPWV)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早期变化。方法收集89例NAFLD患者(观察组)和155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每组对象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末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NAFLD组中身体质量指数(BM
学位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否与原发灶常规超声特征及BRAFV600E基因突变有关。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6月本院经手术病理确定为PTC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300例患者,根据术中送检病理提示中央区淋巴结(central lymph node,CLN)是否发生转移将研究对象分为转移组(只有中央区淋巴结有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