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安徽省的经济类中专学校经历了由式微到快速发展的轮回,学校的性质、专业设置、生源质量、教学模式等发生剧烈变化,使该类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规模的扩张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对“双师型”教师的规格提出新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困绕中专学校发展的瓶颈。
本文以安徽省经济类中专为研究对象,以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中专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观为出发点,探讨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并对“双师型”教师类型进行了划分。第二部分,论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从职业教育社会化理论、教师发展理论出发,阐述了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揭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劳动特点、成长规律,以及如何利用激励理论加强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三部分,现状调查。笔者对安徽省8市区15所经济类普通中专“双师型”教师队伍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双师型”师资队伍盈缺、结构、来源等方面。调查数据表明,安徽省经济类中专的学生数量与“双师型”教师比例失调,教师地区分布结构,教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来源等结构严重失衡。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我省经济类中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障碍因素。第五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结合目前安徽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系统地阐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有效措施,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