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济宁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患者血清标本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GFBP2和ERK1/2在c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2017年6月开始至2019年4月结束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病区行手术治疗的174例ccRCC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资料,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中心30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cR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IGFBP2和ERK1/2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RCC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IGFBP2、ERK1、ERK2的水平。结果: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7.93%(153/174),80.46%(140/174)]比癌旁组织[6.67%(2/30),10.00%(3/30)]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65.87;均P<0.05)。IGFBP2和ERK1/2在直径大于4cm的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小于4cm的肿瘤表达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3.02;均P<0.05);IGFBP2和ERK1/2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χ~2=0.78,0.60)、性别(χ~2=0.05,1.33)、肿瘤左右侧位置(χ~2=0.96,0.57)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及ERK1/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不同组织分级(Z=-8.17,-3.80)的组间差异和不同临床分期(Z=-5.63,-9.94)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P<0.05)。ELISA实验结果表明,IGFBP2、ERK1、ERK2在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858.33±132.89)μg/L,(12.49±1.22)μg/L,(153.61±33.37)ng/L]比健康对照组[(267.65±86.56)μg/L,(8.69±1.80)μg/L,(105.63±12.03)ng/L]明显升高,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8,5.53,4.28;均P<0.05)。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ccRC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GFBP2和ERK1/2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两者在ccRCC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其次,IGFBP2和ERK1/2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等相关,并随分期、分级的增加其表达也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经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在组织表达中存在正相关(r=0.30,P<0.05),这说明两者可能与ccRCC的预后相关。最后,通过ELISA测定发现ccRCC组比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GFBP2和ERK1/2的水平明显升高,这说明IGFBP2和ERK1/2在ccRCC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其在ccR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这为ccR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报纸
<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党员干部只有带头落实《意见》要求,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建设廉洁文化,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不仅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