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空抛物行为的刑法规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空抛物对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危险,牵连社会公共利益,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为保障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2019年最高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起到重要指导作用。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征求意见》(以下简称《草案》)意在高空抛物入罪化,将高空抛物犯罪的规定增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但随后《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修案(十一)》)却将该罪归置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高空抛物罪就此确定。高空抛物罪的体系定位、构成要件表述从《草案》到《刑修案(十一)》的修正跨度大,不仅在刑法理论界引起较为激烈的争议,而且司法实践中高空抛物案件的罪名适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明确高空抛物罪的构成要素,防止出现刑罚适用不当,本文将结合案例对高空抛物罪的入罪标准具体化,并对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进行分析阐明,为解决高空抛物罪的认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除绪论与结语之外,本文在结构上一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解读高空抛物行为的内涵。本章包括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针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定义进行阐述,同时辨析高空抛物行为与高空坠物行为。第二个要点是总结高空抛物行为的类型,分别以侵害法益的多样性和危害后果的严重性为导向进行归纳、整理。第二部分分析了高空抛物行为入罪化之前高空抛物案件现状。结合高空抛物案件现状,以《刑修案(十一)》的生效为时间节点,分析《刑修案(十一)》生效前高空抛物案件的罪名适用情况,总结《意见》与《刑修案(十一)》中高空抛物行为有关规定的变化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针对高空抛物罪的界定困境及成因分析。上文的案件现状及分析表明,高空抛物案件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频率最高,争议也最大。为了明晰高空抛物行为的性质,本章首先指出高空抛物罪的界定困境,接着对该罪界定困境的成因加以分析,最后明确高空抛物罪的法益是公共秩序,而非公共安全。第四部分是高空抛物罪的犯罪构成和司法认定。承接第三部分高空抛物罪构成要素的认定问题,本章尝试从高空抛物罪的犯罪构成和司法认定两方面提供研究思路。一方面从高空抛物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进行阐释,另一方面针对高空抛物罪竞合犯问题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文章从松材线虫病的疫情症状入手,分析当前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南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实践经验,对防治路径进行阐释,以期为控制我国松材线虫病危害提供参考。
工程项目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构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工程项目活动的组织发展始终牵动着人们的日常生产以及生活。厂房建设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生产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国内深化改革进程中任务较重的一个工程内容。厂房建设的风险管理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命运和未来的发展,也关乎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重大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可估量也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角度单一的问题,本文基于新闻框架理论从传播力、互动力、支持力角度探索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路径。[方法/过程]根据信息框架、行动框架、观点框架将议题进行划分,基于新冠疫情数据构建回归模型探究不同新闻框架下影响政务微博三个维度影响力的舆情信息构成要素的差异。[结果/结论]实证分析发现,相比支持力,互动力和传播力蕴含了公众反对的情感因而更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表明不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对各方博弈演化稳定点进行分析,并通过系统动力学软件对系统稳定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网媒的行为选择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关键,降低网媒的信息审查成本,提高网媒对媒体权威性的重视程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高空抛物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愈演愈烈的新型问题,我国以往对此类行为的笼统性规定已不能应对高空抛物行为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后果的差异性。进行新的刑法修订活动,增设高空抛物罪,是刑事立法对高空抛物犯罪处理的积极回应,是预防和震慑高空抛物行为的有效手段,是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平稳安定的必然选择。立法的尘埃落定使其司法适用成为法律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焦点,由于条文本身描述上的不清晰并且缺乏相关司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空抛物的发生率也在水涨船高。最初,高空抛物行为只是通过民法手段规制,但随着诸多严重性高空抛物案件的发生,民事规制显然已经不能完全处理此类案件,越来越多民众呼吁将高空抛物用刑法手段治理,让高空抛物人受到刑事处罚。在此背景下,《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高空抛物罪的规定应运而生。高空抛物罪的新增系完善刑法体系、弥补法律规制高空抛物行为漏洞的需要,有利于司法机关准确处理高空抛物案
针对传统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及其相关改进模型在不同时间阶段的能源消耗样本数据具有差异较大的不同函数规律或分布特征的条件下,难以进行合理预测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优化AP(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算法的AP-SVR模型。首先,在滚动预测的算法框架下建立了运用能源消耗累积规律进行预测的模型,并对AP聚类算法进行了优化;其次,结合优化AP聚类算
为了改善传统车载激光雷达点云配准方法准确度低、计算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ast point feature histograms, FPFH)初始匹配与改进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精确配准相结合的改进FPFH-ICP配准算法。配准前使用体素滤波器和Statistical-Outlier-Removal滤波器进行预处理;采用FP
在我国,数学建模被确定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则是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精神以及数学实践能力进行提升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发展突破,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的是挑战更是机遇,课堂教学模式将实现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如何将数学建模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很多教师仍没有较好的方法。因此,有必要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处置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当前高校部分领导干部由于政治素养缺乏、媒介素养不高、传播生态盲点,致使网络舆情研判力不足、引导力欠缺、化解力不强、把控力不够、修复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高校应通过个体、组织、制度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舆情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