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大学正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近几年,大规模的大学城遍地开花,校园建筑规模成倍增长。但是常常几倍于老校园的新校区却总是比不上市区中那片小小的老校区的文化、学习氛围,学生找不到适合的活动交流空间。而作为高校学生活动中心,更是大学生喜欢的活动场所。然而,很多老的活动中心只是一间间的房间组成的一幢房子,学生对其中的活动没有兴趣,更不用提促进学生的交往活动了。而另一些新的学生活动中心,将体育馆或是食堂等与活动中心结合在一起,倒是经常见到有学生在其中活动,而且不仅仅是体育活动。 现代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强调大学的精神影响,因此学生在学校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特别重要,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活动中心作为最能够体现校园精神的一个场所,所承担的促进学生交往的作用就更加重要。高校学生活动中心中的各种活动空间应该与大学生多样的活动需求相适应,以促进、鼓励及激发更多的学生交往。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的活动类型和特征的研究,以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分析,总结了各种建筑空间要素对交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学生活动中心中能够包容的各种交往活动,对相应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对在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中如何促进学生间更多的交往活动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国内外已建成的老的和新的活动中心进行了实例分析,通过交往空间的实例来研究活动中心中适合学生交往的活动空间的特征。分析了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中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及这些变化与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之间的联系。 最后,结合正在进行的同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改建的实际项目,在实际项目中验证了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对如何设计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以促进学生间更多数量和类型的交往活动进行了的应用性研究。最后作者期待着教育改革的成功,从而能够让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交流中享受到教育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