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山东部分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旨在探讨该酶介导的耐药性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耐氨苄西林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59株,以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为检测底物筛选出38株疑产ESBLs菌株,经确认试验证实有21株为产ESBLs菌株,阳性菌再经Etest复检;对4株含SHV基因的菌株用PCR-Nhe Ⅰ酶切的方法从基因水平检测SHV-ESBL;对3株含SHV类耐药基因菌株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 有21株细菌被确认为产ESBLs,占收集菌株59株的35.6%,其中确认试验与Etest均阳性的有13株;PCR-Nhe Ⅰ酶切反应结果未出现阳性菌株;DNA测序结果证明3株含SHV耐药基因均为SHV—1。 结论 山东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中以TEM-ESBL介导的耐药性为主,SHV-ESBL介导的耐药性次之,未发现突变株,据此推测尚处于初级阶段,由ESBLs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