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其消费观念也逐渐更加科学。尤其是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农业转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但农业转型过程中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如农业结构调整忽略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其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是短期性的,非可持续的。河西走廊不仅是我国通向新疆和中亚的要冲,更是一路一带战略的主要节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需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就急需梳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从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逐步提高。本文以河西走廊的武威市为例,通过走访调查武威市农牧局、武威市统计局、武威市农村工作办公室、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等相关单位,收集了甘肃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2013-2014年农业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武威市农业结构调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调查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深入剖析武威市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挖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安全的对策,从而为解决武威市“三农”问题提供重要出路。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2014年武威市农业增加值达94.7亿元,位列甘肃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7834元,增长12.5%。新建设施农业19.2万亩,累计达78.7万亩;特色林果33.04万亩,累计达121.23万亩。全市牛、羊、猪存栏量分别达到83.5、593.2、153.4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0.8万吨。推广旱作农业72.2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252.4万亩。2.武威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品种结构,增强基础设施和组织方式。产业结构从种植业结构为主调整为设施养殖业、温室种植业、特色林果业、高效节水大田农业等多种产业共存的结构;品种结构从单一的谷物生产调整为高产养殖品种、特色高端种植品种、速生高效林果品种等多种品种生产格局;基础设施方面提升了装备水平;组织方面优化了营销结构,完善了组织结构。3.对近年来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武威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构建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同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监管等。4.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关系方面,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共同的驱动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组分,而农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了契机。5.提出了武威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则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