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前糖尿病空腹血糖诊断标准7.0mmol/L并不是一个灵敏的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指标,本试验旨在探讨合理的空腹血糖筛查截点。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3年7年间在河北省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5~75周岁所有初次门诊、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人群共5759例,平均年龄52.12±10.53岁,男性3417例,女性2342例。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标准OGTT试验(试验前3天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200克/天,实验前无急性并发症,实验前空腹8~10h后,口服75克葡萄糖),测定0h、0.5h、1h、2h及3h静脉血浆血糖。其中:经OGTT后2h静脉血浆血糖(PG2h)≥11.1mmol/L为新诊断糖尿病组,共3915例,其中男性2289例,女性1626例,平均年龄52.76±10.43岁。PG2h<11.1mmol/L为非糖尿病组,共1844例,其中男性1128例,女性716例,平均年龄50.75±10.61岁。所有受试者试验前3天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200克/天,实验前无急性并发症,实验前空腹8~10h后于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ml,样本于每周三抽血完毕后立即化验静脉血浆葡萄糖。OGTT试验血糖的测定方法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在日本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测试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餐后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应用SPSS13.0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合理的空腹血糖筛查截点。结果1)经空腹血糖值分布频数发现,糖尿病组中有34.4%的人空腹血糖小于7.00mmol/L,非糖尿病组中约86.3%的人空腹血糖小于6.13mmol/L,这说明以现有的诊断标准筛查糖尿病,将会有34.4%的患者被漏诊。2)空腹血糖值在发生糖尿病时会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全人群中做相关分析,空腹血糖与性别、年龄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01和-0.025,P值均>0.05);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3, P<0.05)。4)在糖尿病组中做相关分析,餐后2小时血糖与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r值为:0.793>0.5);年龄与空腹血糖值呈微弱负相关关系(P<0.05,r值为:-0.151<0.5);性别与空腹血糖值不相关(P>0.05)。5)在非糖尿病组中做相关分析,餐后2小时血糖、年龄和性别均与空腹血糖呈微弱负相关关系(P<0.05,r值为:0.077、0.061和0.406均<0.5)。6)在全人群经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与OGTT后2小时静脉血浆血糖≥11.1mmol/L相关性最好的空腹血糖值是≥6.13mmol/L (P<0.0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空腹血糖截点也为6.13mmol/L。7)经过灵敏度和特异度检验,发现空腹血糖≥6.13mmol/L特异度高于空腹血糖≥5.60mmol/L(分别为86.23%和69.96%),其敏感度好于空腹血糖≥7.00mmol/L和空腹血糖≥7.80mmol/L(分别为81.97%、65.62%和53.23%)。这就提示空腹血糖≥7.0mmol/L不是一个灵敏的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截点。8)评价不同空腹血糖值的筛查收益发现随着空腹血糖升高,阳性预测值逐渐升高,阴性预测值逐渐降低。空腹血糖≥6.13mmol/L时,阳性预测值为92.67%。结论FPG≥6.13mmol/L筛查糖尿病的灵敏度远远优于FPG≥7.0mmol/L,使漏诊率降低了16.35%,并且筛查出糖尿病的正确率为92.67%,适合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