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临床文献研究,了解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研究概况。2.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中医药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优势。3.通过对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中医证候主要指标疗效评价及中医证候次要指标疗效评价方法的对比,探索能体现中医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优势的疗效评价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古代和现代,国内和国外有关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献,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状况进行学习和总结。2.临床研究:查阅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2-2009年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住院病历,运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用药状况将其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及西医治疗组。收集相关症状、体征、临床各项检查及治疗后情况,在SPSS17.0中,建立数据库。将所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t检验或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等统计方法,从治疗前后组间对照,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副作用等差异。3.将疾病疗效评价结果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证候主要指标疗效评价及证候次要指标疗效评价结果进行符合度的计算,探讨适用于中医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评价方法。结果:1.文献研究:①紫癜性肾炎没有直接对应的中医病名。中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归于“血证”、“发斑”、“紫斑”、“葡萄疫”、“肌衄”、“尿血”、“水肿”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与热毒有关,热毒内蕴,经脉闭阻,发为斑疹,热伤肾络,破血妄行,出现尿血,病程日久,气虚血瘀,瘀阻肾络,肾气不固,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以风、热、毒、瘀、虚为主要病理因素。中医药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归纳起来主要有辨证分期治疗、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和单味中药及制剂4个方面。②现代医学的认识:紫癜性肾炎是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伴有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肾小球系膜区及内皮下组织。治疗上主要在过敏性紫癜的基础上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肾脏病理分型治疗。2.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①治疗组的总体疗效要优于对照组(Z=-2.885,P<0.05)。②治疗后中医证候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个证型总积分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紫癜性肾炎证候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③治疗组的副作用及并发症小于对照组(X2=8.412,P<0.05)。同时所有使用中药治疗的患儿,均未发现与服用中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证明使用中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3.通过对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证候主要指标疗效评价及次要指标疗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合临床,建立一个新的能够反应中医药疗效优势的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评价体系。它包括:疾病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处理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一个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疗效评价体系应包括:疾病疗效评价、证候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中医学的疗效评价方法与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并不是无法沟通的,中医学应在保持自身疗效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方法、理念,积极吸收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方法。因此,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及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震应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在2008年8月一次性地采用自拟妇科问卷调查表、自拟中医证候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数据挖掘与梳理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的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探讨其中规律,为临床防治RRTI
目的:通过本研究,观察带大粗隆柄人工关节臵换在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  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间入院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目的: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具有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倾向的气虚质与气阴两虚质的偏颇体质小儿以纳气敷脐散敷脐的方法进行干预调养,对比观察敷脐疗法干预
目的:本研究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审证求机”理论,综合多种辨证方法,建立基于机素-机元的中医病机辨证体系,从而规范和活化中医辨证方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
目的:通过观察滋阴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肾阴虚、毒损缨络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客观探讨其治疗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