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基于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视角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场自下而上的政府改革和建设运动,发端于我国加入WTO前夕少数地方政府面临社会环境和利益需求变化而进行的自觉调适。由于我国社会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型政府构建无法照搬西方的新公共服务改革,大体上采取了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在一些基本的操作性措施采取完以后,新的改革措施少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也没有过去响亮了,很多建设工作仅仅停留于表面,服务型政府构建陷入了欲行还难的困境,无法进一步向深层次推进。  本文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视角出发,首先在中国语境下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进行了厘清,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特殊性进行了说明;其次在对社会治理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背景、历程、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揭示了社会治理结构变迁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深刻影响;最后根据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分析了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条件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走向。  从论文的章节安排看,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说明了本文的理论工具、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理路与内容结构。  第二章首先阐述了人类历史上政府范式从统治型到管理型再到服务型的演进过程,论证了服务型政府范式建立的必然性;然后在中国语境下厘清了中国式的服务型政府范式——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对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旨在揭示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强大制约力量。该章首先梳理了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然后考察了在这一社会治理结构约束下中央政府进行政府体制调整的种种努力;进而指出由于高度集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约束,这些调整措施进一步强化了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单向性的命令与绝对服从关系,巩固了原有的管制型政府模式。  第四章旨在揭示在社会治理结构的纵向分化中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地方政府利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张力影响。该章首先分析了社会治理结构的纵向分化过程;然后勾勒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历史进程;最后阐释了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内在利益张力。  第五章旨在揭示社会治理结构横向分化不充分形成的层级化社会治理结构是导致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x入欲行还难困境的根本原因。该章首先阐释层级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过程;然后分析了政府体系内部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瓶颈因素的积聚情况;最后多层次地考察了服务型政府构建所陷入的现实困境。  第六章根据社会治理结构变迁的规律说明了推动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必要性与着力点,指出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新形势下以新的思路对市场经济进行完善、对公民社会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走向,即未来的服务型政府构建则应致力于观念、体制、操作三个层面,将政府的角色真正转变为服务主体。  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两个重要结论:第一,社会治理结构变迁与政府模式转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超越服务型政府构建现实困境的关键是推动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第二,均衡化社会治理结构形成的首要前提条件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及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
其他文献
利用Petri网的成熟理论,对制造业的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建模,在计算机中利用CPN(Cotored Petri Net)模型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以及可能存在的瓶颈.同时,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探究精神和生活态度为目标。它强调不能只让孩子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期刊
土地空间的利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而逐步受到重视。在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定方面,我国《物权法》一百三十六条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分层设立的规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是构成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以机动车“限外令”这项行政决策作为背景案例,分析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内容和要求。目前,我国重大行政决策合
通过对抽油井故障诊断智能集成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抽油井故障诊断松耦合集成的模型。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松耦合集成模型优于单一人工智能方法的实现。 Based on the r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黔东南州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空前频繁,黔东南州呈现出各方面全面快速发展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