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破裂出血绝大部分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9%~22.6%,发病较急,病情凶险,但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及救治,病死率高,因此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早期发现与及时妥当的治疗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肝切除术是肝癌破裂出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急诊肝切除过去一直被提倡,通过一次手术达到止血和去除肿瘤的治疗目的。但是急诊肝切除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与住院死亡率,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与时机。有不少学者认为对那些不易行急诊手术切除的病例可行TAE、肝动脉结扎或纱布填塞等止血处理,待出血停止及全身情况转好后,具备条件的病例可行二期切除手术。本文分析总结了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并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疗效,以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2007年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其中50例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手术治疗病例,另外28例为随机抽取同期非破裂肝癌手术治疗病例,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急诊手术组、二期手术组、并以同期非破裂肝癌手术治疗病例作为对照。根据术前记录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史、症状特点及辅助检查资料及术后复诊或随访资料,将三组患者按照并发症、生存率等进行对比,研究三种情况下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FP及肝功能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肝硬化、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失血量与输血量大于乙组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多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超过乙、丙组。术后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急诊切除只要严格掌握指征,避免急诊切除的手术风险,仍可作为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2、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二期手术治疗效果几乎等同于非破裂肝癌切除,因此对不适合急诊手术切除或急诊切除较困难的病例可先采用肝动脉栓塞治疗或其他方法止血处理,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争取短期内进行二期肝癌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