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人是倍受关注的群体。军人的生理与心理负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水平。防空兵作为军人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点:①作业负荷重;②训练条件艰苦;③训练科目技术性、专业性强;④训练中经常会受震动、噪音、有毒气体、烟雾及尘土等等的侵袭,其心理压力高于普通军人群体。军事心理学者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空中化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防空兵带来了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它可直接影响防空兵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的失败。因此,防空兵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军事作业绩效,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加强防空兵的心理素质训练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采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整合模式对某防空部队100 名防空兵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研究,以期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防空兵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防空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促进防空兵心理的健康成长和提高军事作业的效绩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研究采用SCL-90 量表、缺陷感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Beck 抑郁问卷测评工具,对某部防空兵心理健康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对其心理素质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建构防空兵特有的心理素质训练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防空兵抑郁、焦虑、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均处于良好状态,这对其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积极作用。2.防空兵心理健康具有职别、文化程度和专业等特点。3.影响防空兵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包括个人发展因素、家庭因素和部队等因素,其中,部队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4.通过对防空兵的心理素质训练,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提高。SCL-90 各因子、抑郁因子得分有显著下降,自尊因子也呈上升趋势,焦虑因子呈下降趋势。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提高防空兵心理素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