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应试教育的衰亡,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性教育。秉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大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和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社会的需要,亦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拓宽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有利于与大众体育教育接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本文首先对创新、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国内外创新能力研究的动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描述,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创新理论为依托,经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要素进行研究,笔者提出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理论框架。分析得出: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个性素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是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思想、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智力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结合构成要素,笔者建立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结构模型,即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据此,笔者提出了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6项措施:①提高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②丰富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③优化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④改革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⑤构建创新性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⑥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院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