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艺术院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正是从新时期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角度,分析当前形势下艺术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础分析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提出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以期达到变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的目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改革开放中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等方面,理清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导致了利益冲突的复杂性、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艺术商品化的倾向,使得艺术院校师生面临着复杂的利益纠葛,顶着在社会、学校和自身利益之间平衡游走的压力,部分师生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受艺术商品化的影响,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和自身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做出了一些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助长了不良道德思想的滋生,有的甚至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导致了艺术院校师生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道德失范现象增加,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潮影响,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生活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增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日益广泛,关于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模糊混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艺术院校专业与就业、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以及课程教学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二部分主要深入阐述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从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等方面,深入阐述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当前我国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总体形式是好的,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的,也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集中在作为主体的学校、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均未被充分调动。当前艺术院校德育工作在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就是德育理念不成熟、德育内容程式化、德育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从而使得德育工作形成了一种被动式的工作模式,仅用老内容、老说教,采取僵硬的、命令式的方式,加之德育队伍人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从而制约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我国艺术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广大师生,特别是广大艺术学子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形成了一些艺术学子特有的个性特点,诸如思想活跃,但易遇事偏激、个性前卫,但缺乏团队精神、崇尚艺术实践,但缺乏实践能力等,给当前的德育工作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课题。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艺术院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对策。结合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从舆论导向、培养机制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一是要形成“德艺双馨”的舆论导向。通过阐释“德艺双馨”的当代意蕴、发挥现代媒体的传播作用以及正反对比增强师生的是非分辨力等方式方法,理清当前德育工作对艺德、师德、品德的要求,并通过广泛宣传和强烈对比,使广大艺术师生明确哪些是我们需要树立的,哪些是我们应大张旗鼓反对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导向机制。二是建立德育实践体系,形成良好的艺术德育培养机制。通过灵活教学实践,巩固艺术院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阵地;通过强化艺术道德实践,使艺术师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修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艺术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强化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形成社会、艺术院校、师生“三位一体”的监督合作模式,扩大德育工作面;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德育工作者的作用,搞好内部监督和管理;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化解师生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