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箔的阳极氧化和氧化铁纳米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ng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由于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优势,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α-Fe2O3因为具有负电位下宽的电位窗口、高氧化还原活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很有前途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之一。本文首先在草酸电解液中对铁箔进行阳极氧化,首次发现铁箔在草酸电解液中阳极氧化的产物为无定型的草酸亚铁(Fe C2O4)纳米棒,尺寸分布范围为250~700 nm。着重研究Fe C2O4纳米棒的形成机理以及阳极氧化时间、电压和草酸浓度对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确定纳米棒的最佳阳极氧化制备工艺为:0.7 M草酸电解液中恒压6 V阳极氧化15min。无定型的Fe C2O4纳米棒经过空气中退火处理后,成功转变为α-Fe2O3纳米片并且电化学性能显著提高。其次,研究热处理温度、升温速率和热处理气氛对α-Fe2O3纳米片形成过程的影响,分析Fe C2O4纳米棒向α-Fe2O3纳米片的转变机理,确定α-Fe2O3纳米片的最佳形成条件,并详细研究了α-Fe2O3纳米片的电荷存储机制和电化学性能。电荷存储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材料的电荷存储过程涉及表面控制和扩散控制,该材料在扫速为5 m V s-1时,赝电容电流贡献占总电流的51.2%。然后,对α-Fe2O3纳米片进行氨气高温后处理,成功实现α-Fe2O3纳米片的N掺杂改性。XRD结果表明其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氮化物杂质,极大地提高了α-Fe2O3纳米片的导电性。该样品在3 m A cm-2下的面积比容量为62.08μAh cm-2,是处理前的3.92倍。经5000圈循环测试后,电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0%,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对α-Fe2O3纳米片进行硫蒸气高温后处理,成功将其硫化,制备出导电性良好的Fe S2纳米球,该电极材料在2 m A cm-2下的面积比容量为52.78μAh cm-2,是处理前的3.07倍。经5000圈循环测试后,电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3.5%,电化学稳定性大大提高。最后,对α-Fe2O3纳米片进行氨气-硫蒸气共处理,制备出导电性良好的N掺杂的Fe S2纳米球电极材料,在3 m A cm-2下的面积比容量为71.67μAh cm-2,是处理前的4.53倍。经5000圈循环测试后,电极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为84.3%,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患者的身体因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从而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并引起各种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在迅速增加,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医疗保健问题。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人体血糖浓度的准确检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快速、经济、可靠地检测血糖浓度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到目前为止,用于葡萄糖浓度检测的葡萄糖传感器经历了四代的发展,第四代无酶
摩擦磨损广泛存在于工业,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造成严重的资源和能源浪费。离子液体凭借优异的物化特性可以在传统润滑剂无法适用的苛刻工况下使用,在润滑剂领域受到广泛的研究。当离子液体在固体表面处形成纳米厚度液膜时,固体近表面处离子液体的性质,即结构和作用,与体相离子液体迥异,此时主要依据连续介质力学和材料体相性质的宏观摩擦学已无法适用,需要从纳米尺度分析微观结构-作用变化及其对纳米摩擦性能的影响。离子液
搅拌摩擦焊属固相连接技术,具有热输入低、焊接变形小、接头质量高等优点,被用于有色金属及异种金属的焊接。铜(Cu)、铝(Al)等属工业常用有色金属,Cu/Al复合结构广泛用于电力、能源等领域。采用搅拌摩擦焊能够获得性能优良的Cu/Al异种金属结构,但目前针对Cu/Al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的研究往往只针对单一方向,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针对Cu/Al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展开系统研究,从温度场特征、焊接特性
在过去几十年间,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人员合成了许多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由于对含能材料不仅有能量要求,在生产、运输和应用过程中还有安全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要求,因此,近年来,以杂环为基本骨架的能较好地满足这些要求的含能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选取五元杂环中兼具高能量和高稳定性的1,2,4-噁二唑环和1,2,3-三唑环为基本骨架,设计合成了系列含能化合物及其含能离子盐,并对它们的结构和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方向标。但是,物质化的经济追求也封闭了人们通向灵魂的大门,人们在对工具理性的追求中遮蔽着、异化着生命的成长,生命成长迷失方向,导致人们在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中越发感受到生存的困顿——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气候恶化、瘟疫发生、人的精神荒芜、社会风险增加等。所以,现代人已被放逐的心灵迫切需要回归到生命存在本身。因为
自动驾驶技术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模块化方法受限于驾驶环境的复杂,难以做出系统性设计;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学习人类驾驶记录,虽然可以模仿出人类驾驶动作,但受限于驾驶记录的广泛性,泛化能力不强;深度强化学习方法通过智能体与环境交互不断进行学习,在仿真环境下可以探索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无需数据集的支持。因此本文结合深度强化学习,采用端到端方法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研究并实现
干涉系统中使用光纤光源能够有效滤除波前高频噪声,获得高质量球面波。常规光纤光源的发散角往往较低,使得基于光纤光源的干涉仪体积庞大,干涉图背景均匀性差。为了提升干涉仪光纤光源的输出光束发散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值孔径少模光纤的干涉仪大发散角光源技术。研究了光源发散角特性与光纤参数的理论关系,使用更大数值孔径小纤芯直径的光纤可有效提高光源输出发散角,提高干涉图背景均匀度。受限于光纤制造工艺,大数值
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领海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下目标探测、水下环境监测和海上军事侦察等问题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但由于水中介质对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造成所获取的强度图像出现对比度低、清晰度低、细节丢失及颜色失真等问题,降低了图像的应用价值。高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将目标的空间信息、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的探测技术融于一体,能够以纳米级的光谱分辨率获取目标每个空间位置上的偏振信息,为后续的目标检测提供更加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海量数据唾手可得。在数据监督信息准确的情况下,传统机器学习已经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很多现实场景下,很多数据的监督信息是不准确的。往往会出现监督信息存在噪声、缺失监督信息或者监督信息存在歧义性等等问题,给这些数据标注完全正确的标签会非常耗时耗力。因此,如何在弱监督信息条件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建模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偏标记学习(Partial Label L
无人驾驶机器人是指无需对现有操纵平台进行底盘改装,可无损安装在驾驶室内,替代人员在危险和恶劣环境下进行驾驶操作的特种机器人。本文在课题组对无人驾驶机器人结构特性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转向工况下无人驾驶机器人系统集成控制机理。首先,分析了无人驾驶机器人各个操纵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建立了包含动力学和运动学的转向机械手模型与驾驶机械腿模型。建立了被操纵车辆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转向系模型以及驱动和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