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只有切实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重点,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总体上探讨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然后分别从消费总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趋势,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地对策建议。首先,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消费的一般理论和居民消费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接着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险制度较小、消费环境差和惠农政策推行力度不够是影响农村地区消费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然后从消费总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系统地分析河北省农村居民地消费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偏小、增长缓慢,消费水平有一定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明显,达到2009年的35.7%,接着用ELES模型即扩展性线性支出系统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食品、衣着消费比重下降,居住消费比重上升,文教娱乐和交通通讯消费比重上升,对河北省和周边其它省份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到山东省农村地区发展较好,我们应加大农村地区的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居民收入,最后提出改善河北省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根据相关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结论,结合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首先,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再者,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采取金融措施化解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最后,加大国家政策对农村的扶植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引导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