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双调制波SPWM调制无电解电容PWM整流器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相PWM整流器有着高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以及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UPS电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等诸多场景之中。作为双向AC-DC变换器,单相PWM整流器需满足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一是交流侧的输入电流谐波含量需要满足入网标准,二是直流侧输出电压满足后级负载或变换器的直流供电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单相PWM整流器的调制策略和直流母线上的无电解电容方案展开研究。
  本文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单相PWM整流器的工作模态,通过THD和损耗计算在所有可能的调制方式中得到最优的一类调制方式。接着具体分析了传统的单极性调制(UPWM)所存在的过零点失真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调制波SPWM调制策略,该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过零点失真问题,并且很好地保留了传统UPWM的THD和损耗小的优点。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调制方式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基于功率解耦的思路提出了采用升压型有源电容变换器来平衡单相PWM整流器直流母线纹波能量,阐述了有源电容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减小直流母线所需的电容容值,进而克服了由于电解电容使用寿命短、热稳定性差等缺陷对于功率变换器的限制。有源电容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是在同步Boost变换器的输入端口并联一个小容值电容,详细分析了有源电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并对主电路参数进行定量设计。有源电容变换采用双环控制策略,根据设计要求给出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器设计方法。最终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参数设计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电流准确测量对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有铁芯电流传感器,阵列式无铁芯电流传感器具有线性度好、动态范围大、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无铁芯失去了对外界磁场屏蔽作用,对传感器阵列的电流测量准确度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导线的弯曲造成电流测量模型的误差,导致电流测量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因而,论文就阵列式电流传感器外磁场和导线弯曲开展研究。
  论文选取三轴隧道磁阻(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TMR)芯片为磁感应元件,建立了计及外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计算模型和弯曲导
向环氧树脂(EP)中填充氮化硼纳米片(BNNSs)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但是,BNNSs填充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发生团聚问题,降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强度,限制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提高和实际应用。使用硅烷偶联剂等表面改性剂修饰可以有效改善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但BNNSs表面羟基少,直接用偶联剂修饰的效果不好,而等离子体改性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羟基含量。因此,本文采用大气压Ar+H2O双极性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羟基化改性BNNSs,再用硅烷偶联剂KH560修饰,以提高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分
单相Boost PFC和PWM整流在AC-DC功率变换中应用广泛,其高功率因数运行时可有效解决电力电子接入装置对电网的谐波污染问题。然而,单相AC-DC系统中的低频不稳定现象会导致功率因数校正效果的急剧下降。为了避免单相Boost PFC系统中的低频不稳定,现有改善控制策略多基于电压反馈,此类方式会导致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下降。此外,dq模式控制两级PWM整流系统的低频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目前仍缺少相关研究报道,且可供借鉴的稳定性改善控制方案具有复杂的设计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别基于Boost PFC系统的
电缆是电能输送的重要通道,电缆沟敷设是电缆敷设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缆沟所需承载的负荷也越来越大。由于电缆沟运行维护的需要,沟内电缆大多集中布置在电缆沟两侧。当电缆负荷增加时且平均分配时,这种集聚布置方法很容易造成一部分电缆运行温度过高,严重时可能影响电缆使用寿命,甚至释放出易燃气体,引起火灾事故。因此,对电缆沟电缆的负荷优化分配具有重要意义。电缆沟内每条电缆的温度不仅受到所载负荷量的影响,还会受到沟内环境和其他电缆的共同影响,因此研究电缆沟内的温度场分布对电缆负荷优化至关重要。本论文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输电工程朝着高电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使桥臂需要级联的子模块不断增多,由此带来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换流器桥臂中的悬浮电容大量增加,显著提升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的难度,给换流器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换流器中IGBT、二极管等开关器件成倍增加,大幅降低MMC-HVDC详细模型电磁暂态仿真的速度,给工程仿真调试带来不便。本文在全面梳理MMC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和稳态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MMC内部大规模电容电压均衡控制和混合型MMC电磁暂态快
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变流器的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逐渐增多。为了迎接新的时代,以SiC MOSFET为首的S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正逐渐取代原来的Si器件,开始占领市场与科技前沿。然而,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如何保障SiC MOSFET器件可靠性的问题也开始引人关注。
  除SiC芯片自身的失效以外,传统的适用于Si器件的旧封装同样限制着SiC器件的性能发挥。SiC本身设计且希望能够应用于高温工作环境,结果受封装限制,导致更高的热应力作用而使得SiC MOSFET模块将面临着严重的可靠性
杆塔接地极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接地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但受到土壤和溢散电流的作用,输电线路碳钢接地极普遍存在腐蚀情况。腐蚀后的接地极表面会附着一层电阻率远大于土壤的腐蚀产物,影响接地极正常的电流溢散过程,导致接地极的接地性能发生改变。准确分析含腐蚀产物层接地极的接地性能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目前对腐蚀接地极的研究中,大多仅考虑接地极有效直径减小的作用而忽略了腐蚀产物层的影响,使接地极的腐蚀诊断出现较大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完善腐蚀接地极接地性能
在全球能源资源逐渐紧缺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在我国,以水电、风电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与实际的负荷需求呈现出逆向分布的特征,构成了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基本格局。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凭借无换相失败问题、输出谐波低、可向无
高海拔导致起晕电压降低,湿度也对电机绕组的外绝缘特性产生影响,而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大量的水电站将在此区域规划或建设投运。但国内外关于高海拔地区定子线棒或绕组起晕特性相关的研究较少,并且现有标准参考不同模型下的气压、湿度对起晕电压的影响试验结果所获得影响特征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探究高海拔地区定子绕组的电晕起始特性,本文通过电场仿真,分析和对比了定子整机和实验室试验模拟绕组的电场分布特性,说明了实验室内进行模拟绕组试验的有效性。论文主要采用电晕脉冲电流法检测试验模拟绕组的起晕电压,通过分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功率变换器在电能传输与分配、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及新能源电网等领域广泛应用,是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及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装置的核心设备。在高压大功率领域,多电平逆变器以电压变化率du/dt小,电磁干扰小;输出电平数量多,电能质量高,总谐波畸变率(THD)小;开关管开关频率和电压应力低等优势而受到重视,但是随着输出电平数增多,多电平逆变器控制策略也相应复杂,难以实现多目标控制,并且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智能电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