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显著,但由于其溶解度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是开发利用姜黄素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以姜黄素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二是制备合适的剂型。通过前期实验,对一系列的姜黄素衍生物进行药代和药效的评价,从而筛选出活性较强,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最终我们选取姜黄素衍生物C210进行纳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姜黄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其抗肿瘤活性显著,但由于其溶解度差,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是开发利用姜黄素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有两个,一是以姜黄素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二是制备合适的剂型。通过前期实验,对一系列的姜黄素衍生物进行药代和药效的评价,从而筛选出活性较强,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最终我们选取姜黄素衍生物C210进行纳米剂型的设计,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其体内抗肿瘤效果。目的:本文将构建姜黄素衍生物C210的纳米给药系统,并进行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使用单因素法优选出最佳的C210纳米晶和包覆红细胞膜的C210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并对两种纳米剂型进行一系列的表征。首先对其粒径、电位进行测定,然后还考察了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2.应用MTT法和台盼蓝染色计数法测定C210,C210纳米晶及包覆红细胞膜的C210纳米晶对肝癌细胞Hep G2的增殖抑制作用。3.用HPLC测定两种纳米剂型和原药的在大鼠体内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绘制出药代动力学曲线,并计算各药代参数。结果:1.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出的最佳制备方法为薄膜分散法,最佳稳定剂为F127,最佳水合溶液为0.9%Na Cl溶液,最佳药物与稳定剂比例为1:4。通过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仪测定,表明已成功制备得到粒径为52.59±0.33 nm,表面电位为-2.5±0.4m V的C210纳米晶。通过对该纳米剂型的稳定性考察,发现其很难保持长时间稳定。通过溶血性实验证明该纳米剂型在0-100μg/ml的浓度内,对大、小鼠血液的溶血率均低于3%。2.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出最佳的红细胞膜纳米囊泡制备方法为超声破碎法,最佳的红细胞膜与药物的比例为2:1。通过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仪的结果,表明已成功制备粒径为181.85±0.33 nm,表面电位为-20.4±0.7 m V的红细胞膜包覆的C210纳米晶。通过测定该剂型在48 h内的粒径变化,表明其在48 h内基本保持稳定。通过溶血实验表明该纳米剂型在0-100μg/ml的浓度内,对大、小鼠血液的溶血率均低于3%。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证明包覆在C210NC表面的红细胞膜仍然保留着原先的膜表面蛋白。3.MTT实验中C210和两种纳米剂型作用于Hep G2细胞48 h后,均表现出极强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法,发现在0.5和1μg/ml C210这两个浓度下,两种纳米剂型均表现出比原药更强的增殖抑制作用。4.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C210药物浓度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专属性强,经方法学验证,准确可靠,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HPLC测定得到的血药浓度通过软件计算出C210、C210NC和RBC-C210NC的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42.28±8.04、24.70±17.12和73.75±18.63 min,MRT分别为58.78±3.50、20.98±26.81和95.78±34.76 min,表明RBC-C210NC相比于原药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滞留时间。结论:1.成功制得C210纳米晶,并筛选出了最佳制备方法,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该纳米剂型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溶液稳定性较差,不利于长期放置。2.成功制得包覆红细胞膜的C210纳米晶,并筛选出了最佳制备方法,制备处方和制备工艺。该纳米剂型稳定性良好,并且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3.两种C210的纳米剂型在体外抗肿瘤实验中均表现出比原药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4.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RBC-C210NC具有比原药更长的体内半衰期,更高的生物利用度,这对于发挥该药物的体内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后入路肩胛上神经阻滞(suprascapular nerve block,SSB)联合肋锁间隙臂丛阻滞(costo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CCB)复合喉罩全麻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并与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阻滞(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ISB)复合喉罩全麻进行比较,旨在评价联合神经阻滞半膈肌麻痹(
目的调查本地区HLA-B27及基因亚型在脊柱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亚型与疾病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此项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定性检测全血样本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04、HLA-B*2705等HLA-B27等位基因;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内涵和结构,构建院前急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院前急救护士的聘任、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的设置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确定访谈提纲,对3名院前急救医生、5名急救领域的管理者及10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SSDI),从中提取院前急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特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指数(PVI)在血清TPSA4-10 ng/ml患者诊断前列腺癌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本医疗中心,TPSA水平4-10ng/ml可疑前列腺癌83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体重指数(BMI)、血清总PSA、游离PSA、游离/总PSA(F/T PSA)、PSA密度(PSAD)。按照排除标准将146例排除,剩余691例,
目的通过对心肌病患儿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增加对儿童心肌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06年01月01日~2018年06月30日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首次住院的44例心肌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及WPS Office 2019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
星形胶质细胞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多种重要作用,其中许多功能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合适的钠离子内稳态。星形胶质细胞以谷氨酸转运蛋白为代表的钠离子依赖型神经递质摄取以及对胞外K+离子的缓冲调节可直接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钠离子内稳态由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来决定,即以Na+通道、Na+-依赖型转运与交换蛋白为主的Na+摄入与以Na+/K+-ATPase为主的Na+泵出。大脑作为静息状态下单位体积能量消
硅纳米点(Siliconnanoparticles,Si NPs)作为荧光纳米材料,除了优异的光电性能,还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光电化学及生物成像等领域。发光性能优良的Si NPs可作为荧光探针,与特殊材料、分子或离子通过内滤效应(Inner filter effect,IFE)、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ster 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根据《中国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的诊断标准,连续性纳入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年龄≥60岁,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共224例。根据CONUT
目的:研究P21(RAC1)Activated Kinase 3(PAK3)在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以及探究其对胃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1.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PAK3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其调控关系,并结合Western blot、Real-time PCR以及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检验胃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AK3的表达情况。2.构建PAK3过表达的稳定胃癌细胞株AG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并研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yein,CET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B1(solute carrier or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