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和登记、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等法律条例内容,为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村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等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农民合作社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其发展运行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深思的问题,而且这也将决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前途命运、关乎广大农户的合法利益。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本文立足陕西苹果业,以陕西苹果合作社为例,通过对省内几个有代表性的苹果合作社的调查研究,采用类比归纳、实证规范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陕西苹果合作社进行了整体的初步研究,从经营模式特征、类型和现存的问题入手,对陕西苹果合作社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对策性建议。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阐述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综述;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国外内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第五章至第八章,重点对陕西的苹果业、及苹果合作社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几套优化模式的选择,并相应地提出了几点发展陕西苹果合作社的建议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