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历年来一直受到极大关注,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如何减小因贸易发展而带来的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负面效应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产业内贸易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首先,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国内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的整体状况、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其次,建立理论模型,探讨产业内贸易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再次,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影响,并指出导致该状况的原因。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减小产业内贸易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负面效应的对策建议。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在整体上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地区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比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同时,我国基尼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收入分配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显著,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二,产业内贸易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均衡发展将有利于减小收入的不平等。目前阶段,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人口增长、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等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第三,减小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负面效应的对策包括:保持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加快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步伐,推进贸易结构升级;加大对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投入,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内贸易发展需要的人才;合理引导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内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