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态系统营养元素N、P、K、Ca、Mg分布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60563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闽南侵蚀劣地上通过生物措施——果园植草而建成的生态果园是一种典型的果园生态系统。本文研究了该系统的N、P、K等营养元素在各组分中的分布规律和各分室的质量分数及果树的年凋落量、地被物残体分解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分室是N、P、K的主要贮存库,分别占土壤—植被组分中该元素的97.37%、99.69%和99.90%;N、P、K在土壤与生物(果树、地被)中的含量比为37.1:1、306.3:1、1005.0:1。土壤分室中,N、P质量分数和贮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K在不同土层差异不明显;果树分室中,三元素质量分数最高为叶片,贮量最高为根部;地被物分室中,三元素质量分数地上部高于地下部,贮量N素地下部高于地上部,而P、K地上部高于地下部。果树年凋落量为48513g,叶、枝、花和果分别占32.41%、13.15%、1.97%、52.47%。龙眼结果树月凋落量季节变化规律是单峰型的,八月与其它月份之间的凋落量有显著差异,凋落量为29115g,占全年的60.01%。凋落叶N、K、P浓度季节变化大于Ca和Mg,Ca、Mg季节间变化不明显。5种营养养分年库流量为3163.96g。凋落物五种养分中年库流量的大小顺序为Ca>K>Mg>P>N。各营养元素的年库流量所占比例凋落叶、果、枝、花为48.16%、40.89%、9.11%、1.84%。果树地上部主要通过叶与果来实现N、P、K、Ca、Mg五种元素的循环。系统养分利用效率N>P>Mg>K>Ca,N是果树生长的限制养分、其次为P、Mg。凋落物中N、P、K、Ca、Mg的平均含量为2.03、2.90、12.96、38.73、8.61g/kg,叶、枝、花、果的平均含量96.93、45.21、60.66、50.83g/kg,凋落物五种元素的平均总含量为65.13g/kg。果树叶片凋落前N、P、K因迁移而导至落叶N、P、K浓度比成熟叶的低,但三者有元素间的差异,Ca不迁移,Mg有月份间差异。地被物全年生物量为15.75kg/m~2,N、P、K、Ca、Mg贮量为57.80、75.13、245.70、303.50、114.50g;N、K含量变化剧烈,P、Ca、Mg在残体中含量的变化波动小。系统年库流总量为系统年库流总量为1520.98kg小mZ,龙眼凋落物年库流量为1139.oZkg/hmZ,占74.590,0,地被物为381.%kg/hmZ,占25.41%,龙眼占主导部分。
其他文献
由Mandelbort发展起来的分形几何已经应用于刻画许多自然现象,分形几何的出现使人们对于非线性所引起的混乱,复杂现象重新产生了兴趣。分形体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大的长度范围内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既面临着来自经济持续发展用地量不断加大的压力,也面临着来自人口增长过快的压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国家
大量报道表明,土壤微生物通过养分竞争、分泌植物激素和化感物质等,与植物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号传递,形成复杂的促进、竞争与拮抗作用,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免疫抗性
化肥和有机肥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农产品总量、质量和环境保护、培肥地力等问题都与肥料的投入紧密相关。本文运用农业生态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原理,认真分析了现阶段黑
选用黄瓜(津研6号)、番茄(白果强丰)小麦(641、)进行无土栽培,在缺钾和完全营养液培养下,对其钾胁迫下的相应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