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女子网球的发展趋势,专家们都会概括的说:“男子化”!但多年来专门被其系统研究,使其量化,还未见到。通过研究,证明是否真的存在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男子化”发展趋势。探索女子网球技术“男子化”的技战术特征和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训练和比赛。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录像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小威廉姆斯、斯托瑟、海宁、约娜-孔塔、麦迪逊-凯斯,5名代表性球员每人10场,总共50场的硬地比赛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分别与职业男子和职业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女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存在“男子化”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1)发球速度较快,与职业男子球员球速较接近。利用球速以及较大角度的落点配合,根据不同区域发球落点的不同,在发球后的第三拍继续发球建立的优势,在击球线路上选择较大的角度或者重复落点,辅之以中路的落点,从而使得发球阶段的优势更为明显。发球阶段保持较高的一发赢球率和二发赢球率,但是在追求球速的同时,一发成功率相对不高。(2)接发球阶段,能够在较为被动的情况下,通过较高的接发球质量,变被动为主动,接发球回球角度大,表现为回球落点在中场左路和右路出现的比例较高。接发球进攻性强,且回球线路控制较为合理。(3)相持阶段,主要是以底线正、反手技术为基础,且正手技术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反手技术,正手侧身攻使用次数较多。制胜分和非受迫性失误的数量较多,表现出球员更具进攻性打法。在相持过程中,主动上网截击、放小球、高压球的利用率较高,积极主动上网意识相对较强,打法更加全面。(4)在不同阶段的得分率和失分率方面,发球阶段和接发球阶段的使用率较一致,而相持阶段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在得分率方面,表现为:发球阶段>相持阶段>接发球阶段。从数据分析,其特征趋于职业男子球员。(5)在得失分回球线路的得失、分率均呈现倒U型特征,即中路的得分率和失分率均高于左路和右路;在得失分空间站位的得、失分率表现为:后场>中场>前场。从数据分析,其特征趋于职业男子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