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关键是光敏剂。CDHS801作为国产新型第二代光敏剂,虽然临床应用中可以有效治疗膀胱癌,但杀灭膀胱癌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CDHS801在膀胱癌中的亚细胞分布以及光动力学治疗膀胱癌的机理,为其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1 以膀胱癌T24细胞为研究对象,将CDHS801与T24细胞孵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为成象工具,采用线粒体特异性染料标记线粒体,研究药物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分布。2 体外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应用MTT法检测CDHS801结合650nm波长激光对膀胱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CDHS801光动力学治疗对T24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3 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DT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散射光能力的变化,检测PI染料标记的DNA变化检测细胞凋亡;应用Hoechst-33258染色细胞核DN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有无调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判断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和有无发生凋亡。4 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24细胞Bcl-2、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和胞浆细胞色素C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Bcl-2、Bax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CDHS801光动力学诱导T24细胞凋亡的机理。5 以T24细胞接种裸鼠,制成膀胱癌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TUNEL和电镜观察PDT后肿瘤的变化,研究CDHS801体内光动力学杀伤肿瘤的机理。 研究结果:1 CDHS801与膀胱癌T24细胞共同孵育后,药物进入细胞后聚集在线粒体中。2 CDHS801结合650nm波长激光照射,体外可以有效地杀伤膀胱癌细胞,杀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3 T24细胞同25.0μg/ml的CDHS801孵育后,经激光照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发现细胞皱缩,变小变圆,细胞浆浓缩,细胞相互之间分离,部分细胞浮起。荧光显微镜下见PDT组细胞染色质边集浓染、细胞核皱缩甚至破裂。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试验组细胞正散射光的能力降低,PI染色细胞核DNA后,检测发现亚二倍体区出现凋亡峰。TUNEL检测PDT组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电镜发现细胞核内染色质浓聚边集,在核膜下形成新月体样改变。对照组无这些表现。4 PDT组细胞胞浆内出现了由线粒体释放出的细胞色素C,试验组细胞Bcl-2蛋白减少,Bax蛋白变化不明显,Casp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