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聚合物驱注采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BH油区河流相沉积砂岩油藏储量占比大,由于其纵向小层分布多,平面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水驱开发阶段储层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强,采出程度低。聚合物驱作为主要的三次采油方法,在我国陆上油田河流相油藏中已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海上油田存在开采成本高、作业难度大等特点,许多聚合物驱优化技术难以直接应用。因此,本文从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性着手,开展海上油田河流相油藏复杂条件下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数值模拟模型,在分析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为改善纵向和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分别提出了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和合理分配井组聚合物用量的开发优化方法。针对多段塞聚合物驱方法,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并采用基于熵权算法的聚类方法进行层系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渗透率级差和厚度比之积为指标的各段塞用量计算方法。针对聚合物用量合理分配方法,在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上,选取平面渗透率变异系数、地层系数和剩余地质储量等参数,以吨聚增油量为评价指标筛选主控因素,建立了井组聚合物合理用量和生产井配产量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两种聚合物驱开发优化方法,设计了BH油区某河流相区块的聚合物驱优化方案。研究表明,河流相储层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储层上部以及中低渗层,平面分布差异大。基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多段塞聚合物驱调驱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小于7。多段塞组合方式与韵律性匹配关系研究表明,高渗层位于低部时先注入高浓度段塞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上部剩余油可以被有效动用,缓解纵向开发非均匀程度。聚合物驱注采量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权重为5:5的平面变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聚合物合理用量分配,采用权重比为4:6的地层系数和剩余储量进行配产对改善平面开发非均质程度有较好效果。相比单段塞均匀注聚方案,某河流相区块聚合物驱优化方案提高采收率0.76%,相对水驱提高采收率7.17%,有较好的开发效果。
其他文献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因其结构紧凑、换热高效及耐高温高压等优势,在核工业、化学工艺、燃料加工、电力能、制冷等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由于平直通道PCHE和Z型通道PCHE的可制造性和耐久性,本文以平直通道PCHE和Z型通道PCHE为研究对象,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着重对流体热物性对平直通道PCHE内的流动换热的影响规律展开研究,得出高温高压工况下,流体物性应采用变物性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全岩XRD分析等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等,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演化、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并对各成藏期之前的储层物性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利区的预测。本文根据各种颗粒以及钙质胶结物的含量对储层岩石相进行划分:将钙质胶结物含量低于15%的分为高塑性岩屑砂岩(塑性颗粒含量大于15%)、低
安全帽是各行各业施工现场工作者和高空作业人员必不可少的一种安全防护工具。进入施工现场前通常要求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但是每年都有因未佩戴安全帽的违规操作而酿成的事故。智能检测工人是否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视频处理的方式,针对安全帽佩戴智能检测系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为减少模型参数,减轻计算机的
随着勘探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进入尾声,致密油、页岩气等新型油气藏的探寻开采已成为近几年各大油田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渤海湾盆地沙四段储层属于典型的深层致密砂岩油气藏,具有四性关系复杂、岩性多变、成分多样、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给储层有效性评价带来极大的挑战。致密油藏储层岩体识别、参数解释、有效性评价等在当前储层评价中均属解释难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新的理论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在输送及燃烧过程中会发生不同尺寸下的空化现象,使得流场的不稳定性增强,引起强烈的机械振动,从而降低液体火箭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掌握不同尺度下低温空化的流动特性及其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低温流体空化时热效应的影响,分别对不同尺度下的低温空化展开了数值研究。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以商业软件Fluent为平台,通过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在能量方程中加入源项
地震岩石物理与地震波场正演是建立储层特征参数与地震属性关系的重要手段,从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的地震属性可以用于研究地震数据中隐含的储层物性信息。随着地震属性提取与分析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了地震属性与储层岩性、孔隙度、泥质含量等储层特征参数之间的联系,为分析储层特征参数与地震属性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研究基于储层特征参数的等效介质岩石物理模型,并通过角度域递推关系式构建了基于储层特征参数的地震波场数值模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国内外很多石油公司都已将勘探的重点从常规油气藏转向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等油气藏上。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裂缝一般分布不均匀,储层预测困难,因此,寻找能够对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有效预测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碳酸盐岩裂缝储层中广泛发育、定向排列的高角度裂缝,等效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
湖相浊积岩体积小、粒度细、单层厚度薄、相变快,受上覆三角洲前缘厚层砂体的屏蔽作用、沉积规律以及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湖相浊积砂体的地震预测技术一直难有突破。本文以牛庄洼陷牛20区块为例,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和技术,将沉积模式与地震反射特征、时频分析技术相结合,以井点为约束,通过识别前积界面,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沙三中亚段划分为六个四级层序。采用岩心观察与描述、测井资料分析与地震剖面特征分析
随着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常规油气资源的消耗和减少,能源结构中稠油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蒸汽辅助重力泄油过程中蒸汽腔的发育与传热决定了SAGD的开发效果。目前有多种SAGD产量预测模型,但是大多是蒸汽腔横向发育模型,垂向发育模型有所欠缺,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无法判断。本文将首先进行SAGD室内实验研究,然后根据实验室数据优选蒸汽腔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并分析影响SAGD产量的因素。对于认识蒸汽腔的发
低序级断层是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实际低序级断层的解释与精细描述中,经常会碰到以下技术难题:(1)低序级断层落差与地震波主频、埋深、信噪比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地层倾角和断层倾角对低序级断层成像的波场特征有什么影响;(3)大断层边上衍生出的小断层有什么样的特征,如何有效判识?(4)复杂断裂带的典型断层组合有哪些?如何正确识别等等。为此本文研究了四级以下的低序级断层的地震波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