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研究——基于湖北M镇的考察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加大,全球化的影响,社会转型加剧,中国家庭的代际关系也经历着动态的变迁过程,对于现今传统家庭伦理逐渐褪色,现代家庭伦理还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研究我国农村代际关系的特征,对于和谐代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习俗,考察我国现阶段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其现代化家庭代际关系的特征。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当今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被扩大了,而子女对父母的回报义务与责任却被缩小了。基于这种假设,本文首先运用“生命历程理论”从经济互动、劳务互动及情感互动等方面考察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代际互动情况,接着讨论亲子之间责任与义务,最后总结前文研究,验证假设,得出我国现阶段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新特征。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关于家庭代际关系的研究综述,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样本特征;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代际关系的理论基础,比如著名的抚养-赡养模式,以及代际交换理论等,重点讲述了本文用到的生命历程理论,核心概念的界定,关于代际关系、家庭资源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农村家庭代际互动分析,主要运用生命历程理论来分析农村家庭中两代人的代际互动情况,从亲子同住情况、经济互动、劳务互动及情感互动四个方面分别来讨论,两代人由于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面临的压力和责任不同,有了面对生活压力的互帮互助的客观需要;第四部分,讨论亲子间责任与义务伦理,关于对父母“责任”的讨论,验证了假设的前半部分,即父母对子代的责任被放大了;以及对子代“回报”的讨论,验证了假设的后半部分,即子代对父母责任与义务被缩小了;第五部分,验证假设,总结前文中对代际关系现状的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总结当前我国农村代际关系的特征。提出相关的建议。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研究根据择偶相关理论,运用社会学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对武汉七所高校女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全面、系统的描述存在于“80后”女研究生的择偶状况,分析研究她们择偶困难的原因,并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意识需求变化明显,许多地方出现了村庄空心化、村庄合并等趋势,旧的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该地区受本民族宗教、文化、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发展缓慢,其中,经济发展是发展落后的
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失地农民大量产生了。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的接受着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政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农业高校具有服务农村的科研技术、信息资源、人才智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农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影
学位
文章运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数据,截取其中12-17岁青少年的样本进行分析,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以及对“惯习”的理解,分析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其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
全球化加强了社会的关联和互动,在新的科技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下,不同的族群与地域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一地不再以相邻族群或地域为参照,而是逐渐开放自身,从传统走向现代,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