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系统评价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介导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AR以发作性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在变应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西药治疗虽然改善症状较快,但毒副作用大,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使得其最终疗效不佳。近些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和疗效方面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以其副作用小、疗效可靠等优势,在临床上得以推广应用。  目的:  将纳入的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性RCT文献进行循证评价,为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系统检索有关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信息采集和质量评价。  资料来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信息资源系统(cq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资料统计方法: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s.5.2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及其95%可信区间,计量资料计算加权均数差值或标准化均数差值及其95%可信区间。  结果:  符合标准的的文章共计27篇,共3392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穴位贴敷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在总体效应上有非常明显差异;穴位贴敷组与针刺对照组在总体效应上无明显差异;穴位贴敷组与其他治疗组在远期疗效及复发率上有明显差异;三伏灸组与平常灸组在总体效应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  研究显示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西药对照、中药对照更为有效,与针刺对照疗效相差不大,且比非穴位贴敷对照组远期有效率高并且复发率低,三伏灸与平常灸疗。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下丘脑TGF-β1在去势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作用机制;探讨补肾健脾方对去势后骨质疏松症大鼠下丘脑TGF-β1机制。 方法:实验动物为普通级Wister大鼠,采用去卵巢方法复制
研究背景:  祖国医学认为,不孕症常与肾阳虚密切有关。testisin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的丝氨酸蛋白酶,首次发现在睾丸和附睾精子表面并在精子生成、附睾精子成熟和受精中